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土壤中重金属和As的来源 | 第10-11页 |
·土壤中重金属和砷的危害 | 第11-13页 |
·我国重金属和As污染状况 | 第13-14页 |
·土壤中重金属和As的存在形态及其转变 | 第14-16页 |
·含磷物质治理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和As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课题来源、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供试材料 | 第2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1-22页 |
·盆栽实验设计 | 第22-23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3页 |
·样品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3 两种含磷物质对水稻分蘖期土壤pH值、有效磷、重金属和As形态的影响 | 第27-37页 |
·含磷物质对水稻分蘖期土壤pH值的影响 | 第27页 |
·含磷物质对水稻分蘖期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第27-28页 |
·含磷物质对水稻分蘖期土壤重金属和As形态变化的影响 | 第28-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4 含磷物质对水稻不同生长期重金属和As交换态、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37-45页 |
·水稻不同生长期土壤pH的变化 | 第37-38页 |
·水稻不同生长期土壤有效磷的变化 | 第38-39页 |
·水稻不同生长期土壤Pb交换态含量的变化 | 第39-40页 |
·水稻不同生长期土壤Cd交换态含量的变化 | 第40-41页 |
·水稻不同生长期土壤Zn交换态含量的变化 | 第41-42页 |
·水稻不同生长期土壤交换态As含量的变化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5 两种含磷物质对水稻农艺性状及吸收Pb、Cd、Zu含量的影响 | 第45-52页 |
·两种含磷材料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两种含磷物质对水稻各器官吸收Pb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两种含磷物质对水稻各器官吸收Cd的影响 | 第47页 |
·两种含磷物质对水稻各器官吸收Zn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两种含磷物质对水稻地上部分Pb、Cd、Zu总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6 两种含磷物质对磷和As在水稻中迁移转运的影响 | 第52-60页 |
·两种含磷物质对根表中磷As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两种含磷物质对水稻各器官As含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两种含磷物质对水稻各器官磷含量的影响 | 第55-57页 |
·两种含磷物质对水稻地上部分As和P总量的影响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60-64页 |
·研究结论 | 第60-62页 |
·创新点 | 第62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