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区域情况 | 第13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 第14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国外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国内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环境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国外环境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国内环境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地统计学在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方法研究 | 第20-24页 |
·工程法 | 第20-21页 |
·化学修复 | 第21-22页 |
·生物修复 | 第22-24页 |
2 RAPAPS平台开发实现基础理论概述 | 第24-35页 |
·RAPAPS平台搭建关键技术概述 | 第24-28页 |
·GIS开发模式 | 第24-26页 |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 | 第26页 |
·ArcGIS Engine 组件平台 | 第26-27页 |
·数据库技术 | 第27-28页 |
·平台搭建技术总结 | 第28页 |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 第28-34页 |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 | 第29页 |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 | 第29-30页 |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 | 第30-31页 |
·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 第31页 |
·地统计学模型 | 第31-32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2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2-34页 |
·空间插值方法简述 | 第34-35页 |
·常规空间插值方法 | 第34页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插值模型 | 第34-35页 |
3 改进评价模型的提出 | 第35-41页 |
·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建立 | 第35-39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5页 |
·建立层次分析的结构 | 第35-36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6-37页 |
·矩特征向量、最大特征值计算 | 第37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37页 |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 第37-39页 |
·改进加权平均法的建立 | 第39页 |
·综合评价 | 第39-41页 |
4 RAPAPS平台主要功能的开发与实现 | 第41-49页 |
·RAPAPS平台评价功能的开发与实现 | 第42-44页 |
·采样点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42-43页 |
·采样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43-44页 |
·RAPAPS平台空间插值功能的开发与实现 | 第44-45页 |
·RAPAPS平台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功能的开发与实现 | 第45-47页 |
·RAPAPS平台数据库和信息查询功能的开发与实现 | 第47-48页 |
·RAPAPS平台其他辅助功能 | 第48-49页 |
5 RAPAPS平台主要功能及实用性验证 | 第49-57页 |
·改进评价模型实用性验证 | 第49-53页 |
·空间插值预测功能验证 | 第53-55页 |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预测准确性验证 | 第53-55页 |
·平台控制功能验证 | 第55-57页 |
·水稻和蔬菜可食部位中重金属含量预测准确性验证 | 第55-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58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58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附表1 | 第69页 |
参与科研课题及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