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区域经济理论 | 第17-18页 |
·旅游产业理论 | 第18页 |
·耦合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信息熵理论 | 第20-21页 |
2 河池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21-29页 |
·河池市自然环境概况 | 第21-22页 |
·河池市社会人文概况 | 第22页 |
·河池市经济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河池市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 第23-29页 |
3 河池市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耦合作用探讨 | 第29-36页 |
·河池市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29-33页 |
·旅游产业的收入效应 | 第29-31页 |
·旅游产业的就业效应 | 第31-32页 |
·旅游产业的创汇效应 | 第32-33页 |
·河池市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 第33-36页 |
·经济发展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影响 | 第33-34页 |
·经济发展对旅游需求性的影响 | 第34页 |
·经济发展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 | 第34-36页 |
4 河池市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 | 第36-44页 |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介绍 | 第36-38页 |
·耦合度模型 | 第36-37页 |
·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37-38页 |
·河池市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8-43页 |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第38-39页 |
·评价指标选取 | 第39-40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40-43页 |
·河池市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 第43-44页 |
5 河池市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计算与分析 | 第44-53页 |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 第44页 |
·河池市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第44-45页 |
·河池市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计算及评价 | 第45-50页 |
·河池市与广西各市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比较分析 | 第50-53页 |
6 河池市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良性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第53-57页 |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旅游 | 第53-54页 |
·加快河池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 第54页 |
·加快河池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 第54-55页 |
·加强河池市与区内市际间合作 | 第55-5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