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长寿旅游环境游客感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20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3-14页 |
·描述性统计法 | 第14页 |
·信度分析法 | 第14-15页 |
·方差分析法 | 第15-16页 |
·IPA 分析法 | 第16-17页 |
·综合评价 | 第17-20页 |
第2章 旅游环境游客感知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旅游环境和感知环境的概念内涵 | 第20页 |
·长寿旅游环境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游客感知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3-25页 |
第3章 巴马瑶族自治县概况 | 第25-33页 |
·地理位置 | 第25页 |
·区位交通条件 | 第25-26页 |
·旅游区位 | 第26-27页 |
·自然地理特征 | 第27-28页 |
·地质和地貌 | 第27页 |
·气候与水文 | 第27-28页 |
·土壤和植被 | 第28页 |
·社会经济背景 | 第28-30页 |
·巴马县经济发展概况 | 第28-29页 |
·巴马县长寿旅游建设概况 | 第29-30页 |
·巴马县长寿环境因素 | 第30-33页 |
·自然生态环境 | 第31-32页 |
·人文环境 | 第32-33页 |
第4章 巴马长寿旅游环境游客感知问卷设计与调查 | 第33-40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3-35页 |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 第35-40页 |
·问卷设计 | 第35页 |
·问卷实施与样本情况 | 第35-36页 |
·游客基本情况 | 第36-40页 |
第5章 巴马旅游环境游客感知评价分析 | 第40-60页 |
·量表信度分析 | 第40-41页 |
·游客社会学特征感知差异分析 | 第41-46页 |
·年龄感知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学历感知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经济水平感知差异分析 | 第44-45页 |
·职业感知差异分析 | 第45页 |
·停留时间感知差异分析 | 第45页 |
·性别感知差异分析 | 第45-46页 |
·客源地感知差异分析 | 第46页 |
·旅游环境指标重要性评价分析 | 第46-48页 |
·旅游环境感知质量评价分析 | 第48-50页 |
·长寿旅游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第50-56页 |
·游客感知旅游环境 SERVQUAL 分析 | 第50-52页 |
·因子分析游客感知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 第52-56页 |
·巴马长寿旅游环境质量 IPA 分析 | 第56-60页 |
第6章 巴马长寿旅游环境质量提升途径 | 第60-65页 |
·进一步加强对自然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 第60-61页 |
·加强对人文环境的重视,提升人文环境质量 | 第61-62页 |
·设立自然保护区与文化保护区 | 第62页 |
·基于保护的开发利用 | 第62-64页 |
·全程监测长寿旅游环境 | 第64-6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65-66页 |
·研究不足之处 | 第66-67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