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现状第12-20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8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8-19页
        1.3.3 研究述评第19-20页
    1.4 研究方法第20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20页
        1.4.2 比较分析法第20页
    1.5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0-22页
        1.5.1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20-21页
        1.5.2 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第21-22页
2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第22-26页
    2.1 意识形态的概念界定第22-23页
    2.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第23-26页
        2.2.1 意识形态的地位第23页
        2.2.2 意识形态的特征第23-24页
        2.2.3 意识形态的功能第24-25页
        2.2.4 意识形态的形式第25-26页
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概述第26-32页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相关概念第26-28页
        3.1.1 文化第26页
        3.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26-27页
        3.1.3 文化自信第27页
        3.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第27-28页
    3.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相互关系第28页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影响因素第28-30页
    3.4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意义第30-32页
        3.4.1 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自信第30页
        3.4.2 有利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30-32页
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分析第32-38页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特征第32-35页
        4.1.1 包容性第32-33页
        4.1.2 人民性第33-34页
        4.1.3 继承性第34页
        4.1.4 时代性第34-35页
        4.1.5 民族性第35页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挑战第35-38页
        4.2.1 思想层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冲击第35-36页
        4.2.2 物质层面:文化产品传播力、竞争力不够强第36-37页
        4.2.3 制度层面:文化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性不足第37-38页
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第38-46页
    5.1 思想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第38-41页
        5.1.1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第38-39页
        5.1.2 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39-40页
        5.1.3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第40-41页
    5.2 物质层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物质保障第41-44页
        5.2.1 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41-42页
        5.2.2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增强文化产品亲和力、竞争力第42-43页
        5.2.3 推动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第43-44页
    5.3 制度层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自信提供制度保障第44-46页
        5.3.1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44-45页
        5.3.2 发展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第45-46页
6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政府侵犯农民土地权益及治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功能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