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国兰概述 | 第10-13页 |
·国兰的形态特征 | 第10页 |
·国兰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早期研究 | 第10-11页 |
·生物学水平的研究 | 第11页 |
·分子水平的研究 | 第11-12页 |
·基因克隆及共生菌的研究 | 第12-13页 |
·遗传多样性概述 | 第13-18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13-14页 |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 | 第13页 |
·遗传多样性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表型性状多样性 | 第14-16页 |
·表型性状的特点 | 第14-15页 |
·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SCoT 分子标记 | 第16-18页 |
·SCoT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第16页 |
·SCoT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 第16-18页 |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2 国兰表型多样性研究 | 第19-38页 |
·试验与方法 | 第19-23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表型性状的选取与数据采集 | 第19-22页 |
·表型性状的选取 | 第19-20页 |
·表型性状测试方法 | 第20-22页 |
·表型性状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23页 |
·数量性状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页 |
·质量性状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页 |
·国兰聚类分析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6页 |
·数量性状 | 第23-29页 |
·国兰数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 第23-24页 |
·种间各数量性状变异分析 | 第24-27页 |
·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数量性状 R 聚类分析 | 第28-29页 |
·质量性状 | 第29-34页 |
·二元性状的概率分布分析 | 第29-31页 |
·有序多态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 第31-34页 |
·国兰聚类分析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国兰种质的数量性状变异较为显著,遗传多样性丰富 | 第36页 |
·国兰质量性状多样性丰富程度差别较大 | 第36页 |
·少数表型性状变异程度在国兰种间表现出较大差异 | 第36-37页 |
·国兰基于表型性状聚为三个类群 | 第37页 |
·国兰营养器官变异程度要大于其生殖器官变异程度 | 第37-38页 |
3 国兰 SCOT 分子标记研究 | 第38-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38-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试验试剂 | 第38-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1页 |
·国兰 DNA 的提取与质量和浓度检测 | 第39-40页 |
·国兰 SCoT-PCR 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40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5页 |
·DNA 模板的质量与浓度 | 第41-42页 |
·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第42-49页 |
·SCoT-PCR 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42-43页 |
·退火温度的筛选 | 第43-44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44-46页 |
·SCoT-PCR 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第46-49页 |
·国兰遗传多样性的 SCoT 分析 | 第49-55页 |
·国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9-51页 |
·国兰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 | 第51-52页 |
·国兰 83 份种质的聚类分析 | 第52-54页 |
·国兰种质的主成分分析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国兰 SCoT-PCR 最优反应体系 | 第55页 |
·SCoT 可以为国兰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提供技术基础 | 第55-56页 |
·国兰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较高 | 第56页 |
·国兰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差异不大 | 第56页 |
·基于 SCoT 分子标记的国兰分类 | 第56-5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