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1 干旱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 第10页 |
2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 第10-11页 |
3 植物启动子的核心结构及其功能 | 第11-14页 |
·转录起始位点 | 第11-12页 |
·TATA-box | 第12页 |
·CAAT-box | 第12页 |
·GC-box | 第12-13页 |
·起始因子 | 第13页 |
·增强子 | 第13页 |
·主要逆境相关顺式作用元件 | 第13-14页 |
4 植物启动子的类型 | 第14-26页 |
·组成型启动子 | 第14-16页 |
·CaMV355 启动子 | 第14-15页 |
·Act1 启动子 | 第15页 |
·Ubiquitin 启动子 | 第15-16页 |
·诱导型启动子 | 第16-23页 |
·干旱诱导启动子 | 第17-18页 |
·盐诱导启动子 | 第18-19页 |
·低温诱导启动子 | 第19-20页 |
·光诱导启动子 | 第20页 |
·植物激素诱导启动子 | 第20-22页 |
·重金属诱导型启动子 | 第22页 |
·病原微生物诱导表达的启动子 | 第22-23页 |
·损伤诱导型启动子 | 第23页 |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 第23-26页 |
·根特异性启动子 | 第24页 |
·韧皮部和维管束特异性启动子 | 第24-25页 |
·叶片表达启动子 | 第25页 |
·胚乳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 | 第25-26页 |
·果实特异性启动子 | 第26页 |
5 植物启动子的主要克隆方法 | 第26-28页 |
·利用基因组文库筛选启动子 | 第26页 |
·启动子探针质粒载体筛选启动子 | 第26-27页 |
·利用PCR 技术克隆启动子 | 第27-28页 |
·普通PCR 技术 | 第27页 |
·反向PCR 技术 | 第27页 |
·交错式热不对称PCR | 第27页 |
·接头PCR | 第27-28页 |
6 启动子研究主要方法 | 第28-29页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玉米抗旱基因ZmCIPK 及ZmLOC 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1-48页 |
1 材料 | 第31-33页 |
·植物材料与宿主菌 | 第31-32页 |
·工具酶及试剂 | 第3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及培养基 | 第32-33页 |
2. 方法 | 第33-37页 |
·干旱诱导型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获得 | 第33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3页 |
·采用CTAB 法提取玉米叶片基因组DNA | 第33-34页 |
·PCR 扩增启动子序列 | 第34页 |
·PCR 产物回收 | 第34-35页 |
·大肠杆菌DH5α热击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5页 |
·回收产物与pMD18-T 克隆载体连接 | 第35-36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6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36-37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37页 |
·启动子序列分析 | 第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6页 |
·PZm CIPK 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7-42页 |
·PZmCIPK 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37-40页 |
·PZmCIPK 启动子序列的分析 | 第40-42页 |
·PZmLOC 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2-46页 |
·PZmLOC 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42-44页 |
·PZmLOC 启动子序列的分析 | 第44-4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启动子PZmLOC、PZmCIPK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的转化 | 第48-53页 |
1 材料 | 第48页 |
2 方法 | 第48-50页 |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48-49页 |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及鉴定 | 第49-50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9页 |
·筛选与鉴定 | 第49-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0-51页 |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 第51-52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2-53页 |
第四章 GUS 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分析 | 第53-56页 |
1 材料 | 第53页 |
·试剂与植物材料 | 第5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3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3页 |
2 方法 | 第53-54页 |
·农杆菌介导侵染玉米 | 第53-54页 |
·GUS 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第5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4-5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通过渐变缺失分析启动子核心序列 | 第56-65页 |
1. 材料 | 第56页 |
·试剂 | 第5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6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6页 |
2 方法 | 第56-60页 |
·启动子缺失片段的获得及缺失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6-58页 |
·GUS 荧光定量分析 | 第58-60页 |
·GUS 酶提取 | 第58-59页 |
·GUS 提取液的蛋白含量测定 | 第59页 |
·荧光测定 | 第59-60页 |
·GUS 酶活性计算 | 第6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PZm CIPK 启动子缺失片段的获得及缺失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0-61页 |
·PZmLOC 启动子缺失片段的获得及缺失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1-62页 |
·GUS 荧光定量分析 | 第62-63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烟草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65-72页 |
1 材料 | 第65-66页 |
·植物材料 | 第65页 |
·试剂 | 第6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5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65-66页 |
2 方法 | 第66-67页 |
·受体材料的制备 | 第66页 |
·农杆菌的扩大培养 | 第66页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及植株的再生 | 第66-67页 |
·转基因烟草的鉴定 | 第67页 |
·GUS 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 | 第6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烟草植株的再生 | 第67-68页 |
·烟草愈伤组织的GUS 化学染色 | 第68-69页 |
·转基因烟草的PCR 检测 | 第69页 |
·GUS 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 | 第69-7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