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三、研究的重要性 | 第13页 |
四、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设计 | 第15-40页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第15-25页 |
第一节 信息传播与农村发展的“范式转换” | 第16-20页 |
第二节 消费主义文化批判与消费文化重构的可能性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新社会运动、传播媒介与社区互助农业 | 第22-25页 |
小结 | 第25页 |
第二章 关键概念与理论视野 | 第25-31页 |
第一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整体化、脉络化的传播观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话语的建构性: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 第27-29页 |
第三节 “结构化”理论:行动与结构的相互建构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31-40页 |
第一节 关于田野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取样说明与数据采集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节 质量控制 | 第38-40页 |
第二部分 研究发现 | 第40-108页 |
第四章 话语实例:小毛驴市民农园的运作实践 | 第41-48页 |
第一节 场景设定与历史回顾 | 第41-44页 |
第二节 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另类发展实践 | 第44-48页 |
第五章 反抗主流:另类发展话语的机构表述 | 第48-58页 |
第一节 市民农园还是 CSA? | 第48-50页 |
第二节 “与自然合作,以土地为生”:农业生产的自然法则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健康食物的消费者责任 | 第52-54页 |
第四节 “食在当地,食在当季”:“关联经济”与城乡互助 | 第54-56页 |
第五节 “在土地上慢慢成长”: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系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页 |
第六章 话语实践:另类话语的生成与传播 | 第58-89页 |
第一节 话语生产:在历史脉络与社会结构中寻找罅隙 | 第60-68页 |
第二节 话语扩散:“机构话语”的组织传播 | 第68-79页 |
第三节 话语接收:传播过程中的共鸣与分歧 | 第79-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话语作为社会实践:话语与社会的同构 | 第89-108页 |
第一节 话语实践的建构性作用 | 第90-94页 |
第二节 话语实践的结构资源与条件限制 | 第94-106页 |
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三部分 结论与讨论 | 第108-114页 |
一、结论: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另类发展话语实践 | 第108-110页 |
二、讨论:发展话语的动态建构与传播的作用机制 | 第110-113页 |
三、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7页 |
附录:报告人基本情况表 | 第127-129页 |
后记 | 第129-131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