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教唆犯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前言第8-9页
一、教唆犯的性质第9-18页
 (一) 国外关于教唆犯性质的定位第9-12页
  1. 共犯的从属性学说第9-11页
  2. 共犯的独立性学说第11-12页
 (二) 我国关于教唆犯性质的定位第12-14页
  1. 通说之教唆犯二重性说第12-13页
  2. 国内关于教唆犯性质其他学说之聚讼第13-14页
 (三) 本文观点第14-18页
  1. 各类学说之评析第14-16页
  2. 本文对教唆犯性质之定位第16-18页
二、教唆犯的未完成形态第18-26页
 (一) 教唆犯的预备第18-20页
  1. 教唆犯预备的判断标准第18页
  2. 教唆犯预备的可罚性第18-19页
  3. 教唆犯的预备与预备犯的教唆犯第19-20页
 (二) 教唆犯的中止第20-23页
  1. 教唆犯中止的判断标准第20-21页
  2. 教唆犯的中止犯与中止犯的教唆犯第21-23页
 (三) 教唆犯的未遂第23-26页
  1. 教唆犯未遂的形态第23-24页
  2. 教唆犯未遂的可罚性第24页
  3. 教唆犯的未遂与未遂犯的教唆犯第24-26页
三、增设教唆罪第26-33页
 (一) 设立教唆罪的可行性第26-29页
  1. 教唆犯的处罚依据为设立教唆罪提供理论基础第26-27页
  2. 增设教唆罪可弥补立法空白第27-28页
  3. 设立教唆罪与现行立法的条文具有协调性第28-29页
 (二) 教唆罪的立法设计第29-33页
  1. 教唆罪的构成要件第29-30页
  2. 教唆罪相关问题处理第30-31页
  3. 教唆罪法条的具体设计第31-33页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作为犯罪先行行为探析
下一篇: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