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钢铁动态物质流代谢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 ·物质流分析方法 | 第14-17页 |
| ·物质流研究方法介绍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17-18页 |
| ·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汽车行业钢铁动态物质流模型演练 | 第20-42页 |
| ·模型假设 | 第20页 |
| ·关键变量数学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 第20-31页 |
| ·模型边界的确定 | 第20-21页 |
| ·汽车保有量模型 | 第21-28页 |
| ·汽车年消费量和报废量 | 第28-30页 |
| ·汽车制造与再制造相关数据 | 第30-31页 |
| ·情景分析 | 第31-40页 |
| ·产品流情景分析 | 第31-35页 |
| ·物质流情景分析 | 第35-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汽车行业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42-69页 |
| ·模型介绍 | 第42-49页 |
| ·原材料生产子系统 | 第44-45页 |
| ·汽车生产子系统 | 第45-46页 |
| ·汽车使用子系统 | 第46-47页 |
| ·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子系统 | 第47-49页 |
| ·模型假设 | 第49页 |
| ·模型运行测试 | 第49-56页 |
| ·模型边界测试 | 第49-50页 |
| ·结构评估测试 | 第50-51页 |
| ·一致性测试 | 第51-52页 |
| ·参数评估 | 第52页 |
| ·极限测试 | 第52-53页 |
| ·灵敏度分析 | 第53-56页 |
| ·关键政策及变量输入 | 第56-62页 |
| ·政府补贴 | 第56-59页 |
| ·汽车购置税 | 第59-61页 |
| ·押金制度 | 第61-62页 |
| ·政策作用效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 ·效益分析 | 第65-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9-71页 |
| ·钢铁动态物质流模型演练结论 | 第69-70页 |
| ·汽车行业系统动力模型研究与政策分析结论 | 第70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 附录 A 模型变量表达式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