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引言 | 第11页 |
·运架一体机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运架一体机国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运架一体机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运架一体机优势 | 第16-17页 |
·分离式运架的不足 | 第16页 |
·运架一体机技术特点 | 第16-17页 |
·运架一体机未来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课题意义与来源 | 第18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运架一体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0-33页 |
·主要技术参数 | 第20-21页 |
·运架梁机参数 | 第20-21页 |
·导梁机参数 | 第21页 |
·主要结构组成 | 第21-28页 |
·运架梁机总成 | 第22-27页 |
·导梁机总成 | 第27-28页 |
·运架一体机作业工况 | 第28-32页 |
·首孔梁架设工况 | 第28-29页 |
·正常箱梁架设工况 | 第29-30页 |
·隧道口零距离工况架设 | 第30-32页 |
·运架一体机过隧道优势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新型运架一体机总体设计 | 第33-43页 |
·运架一体机总体布置 | 第33-36页 |
·运架一体机设计要求 | 第33页 |
·运架梁机布置 | 第33-34页 |
·导梁机布置 | 第34页 |
·与原有机型的差异 | 第34-36页 |
·主要参数确定 | 第36-38页 |
·轴线及轮胎初选 | 第36-37页 |
·轴载及车轮载荷计算 | 第37-38页 |
·总体动力性能匹配 | 第38-41页 |
·运行阻力计算 | 第38-40页 |
·运行牵引力计算 | 第40页 |
·运行功率计算 | 第40-41页 |
·发动机选型 | 第41页 |
·运架梁机走行系统计算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运架一体机部件设计 | 第43-57页 |
·起重小车设计 | 第43-47页 |
·钢丝绳选型计算 | 第43-44页 |
·起重小车结构设计 | 第44-45页 |
·起重小车受力分析 | 第45-46页 |
·小车架强度计算 | 第46-47页 |
·金属结构设计 | 第47-51页 |
·金属结构总体布置 | 第47-48页 |
·主梁受力分析 | 第48-49页 |
·主梁强度计算 | 第49-51页 |
·导梁机设计 | 第51-56页 |
·导梁机受力分析 | 第51-52页 |
·导梁机强度计算 | 第52-53页 |
·导梁机稳定性计算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主梁结构力学仿真与试验 | 第57-68页 |
·三维实体建模 | 第57-58页 |
·Pro/E5.0 软件介绍 | 第57页 |
·主梁结构三维实体建模 | 第57-58页 |
·有限元建模 | 第58-60页 |
·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介绍 | 第58页 |
·实体模型的导入 | 第58-59页 |
·模型施加载荷 | 第59-60页 |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5页 |
·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变形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应力试验结果 | 第65-67页 |
·试验问题处理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