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爱国主义“过时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6页
 (一)研究意义第11-12页
  1.理论意义第11页
  2.实践意义第11-12页
 (二)爱国主义“过时论”国内外现状研究第12-13页
  1.国内爱国主义“过时论”研究现状第12-13页
  2.国外爱国主义“过时论”研究现状第13页
 (三)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3-14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1.研究思路第14页
  2.研究方法第14-16页
一、爱国主义“过时论”的内涵与特征第16-20页
 (一)爱国主义“过时论”的含义第16-17页
 (二)爱国主义“过时论”的特征第17-20页
  1.对经济全球化观点的诡辩第17页
  2.倡导所谓的“持久自由”和“永恒正义”第17-20页
二、爱国主义“过时论”的表现和成因第20-27页
 (一)爱国主义“过时论”的表现第20-25页
  1.产生在发展中国家的“洋品牌”消费热潮第20-21页
  2.“丑化祖国”网络舆论此起彼伏第21-22页
  3.反爱国主义思潮的滋生泛滥第22-25页
 (二)爱国主义“过时论”产生的原因第25-27页
三、爱国主义“过时论”的主要危害第27-35页
 (一)动摇人民的爱国情感和信念第27-30页
  1.淡化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第27-28页
  2.弱化人民的民族责任感第28页
  3.成为虚无主义滋生的土壤第28-30页
 (二)削弱民族国家的凝聚力第30-32页
  1.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削弱民族认同感第30-31页
  2.动摇社会主义信念,降低民族自豪感第31-32页
 (三)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第32-35页
  1.威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第32-33页
  2.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第33-35页
四、消除爱国主义“过时论”危害的对策第35-49页
 (一)构建优秀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第35-37页
 (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弘扬爱国主义价值观第37-43页
  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第37-39页
  2.加强民族意识教育,增进民族国家的凝聚力第39-41页
  3.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建立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第41-43页
 (三)整合社会力量,突出爱国主题,塑造爱国环境第43-49页
  1.深化社会科学教育,增强爱国主义的“立体性”第44页
  2.重视隐性因素,渲染爱国主义氛围第44-46页
  3.倡导正确价值观,突出爱国主题第46-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4页
后记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当代社会传承雷锋精神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