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程序对等原则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程序对等原则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一) 外国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 我国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本选题研究的路径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 研究的路径第15-16页
  (二)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6页
 四、本选题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一部分 程序对等原则的基本理论第17-38页
 一、程序对等原则的基本内涵第17-20页
  (一) 刑事程序中对等状态产生的前提第17-19页
  (二) 程序对等原则的界定第19-20页
 二、程序对等原则的历史萌芽第20-29页
  (一) 司法决斗制度对程序对等原则产生所起的促进作用第20-25页
  (二) 平等武装原则的发展第25-29页
 三、程序对等原则的理论基础第29-33页
  (一) 程序正义理论第29-32页
  (二) 宪法理论第32-33页
 四、程序对等原则的内容要求第33-38页
  (一) 诉讼权利与地位平等保护的要求第34页
  (二) 抑强扶弱对等平衡的要求第34-38页
第二部分 贯彻程序对等原则的域外考察第38-71页
 一、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对等原则第38-48页
  (一) 美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对等原则第38-45页
  (二) 英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对等原则第45-48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对等原则第48-57页
  (一) 德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对等原则第48-54页
  (二) 法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对等原则第54-57页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对等原则第57-68页
  (一) 日本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对等原则第57-61页
  (二) 中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对等原则第61-68页
 四、国际人权法规范有关程序对等原则的规定第68-71页
  (一) 及时、公开和公正审判的权利第68页
  (二) 应当享有有效辩护的权利第68-69页
  (三) 上诉救济权第69页
  (四) 刑事程序原则的规定第69-71页
第三部分 基于程序对等原则对中国刑事诉讼现状的分析第71-81页
 一、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进步与不足第71-73页
 二、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的进步与不足第73-77页
 三、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的进步与不足第77-81页
第四部分 中国贯彻程序对等原则的基本构想第81-93页
 一、平等保护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与地位第81-87页
  (一) 无罪推定原则之确立第81-83页
  (二) 建立实质有效的刑事辩护制度第83-86页
  (三) 确立沉默权制度第86-87页
 二、抑强扶弱的对等平衡之实现第87-93页
  (一) 建立制约侦查权的审查起诉制度第87-88页
  (二) 建立庭前证据开示制度第88页
  (三) 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88-89页
  (四) 明确控诉方证明责任第89-90页
  (五) 严格规范再审制度第90页
  (六) 重塑检察官的客观义务第90-91页
  (七) 快速审判权第91页
  (八) 废除不对等的控诉方特权第91-93页
结语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跋语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法官的庭外调查权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