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11-18页 |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萌芽 | 第11-12页 |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雏形 | 第12-13页 |
(三)法定证据制度的初步确立 | 第13-15页 |
1、明确了证据效力等级的划分 | 第13页 |
2、进一步细化了证人资格、证人数量、证人应具备的特定身份或者特定关系 | 第13-14页 |
3、进一步强化了作证方式对证据效力的影响 | 第14-15页 |
(四)法定证据制度的形成及其背景考察 | 第15-18页 |
1.法定证据制度的形成 | 第15-16页 |
2.法定证据制度的形成背景 | 第16-18页 |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内容 | 第18-36页 |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法律渊源 | 第18-19页 |
1.萌芽时期的法律渊源 | 第18-19页 |
2.雏形时期的法律渊源 | 第19页 |
3.初步确立时期的法律渊源 | 第19页 |
4.形成时期的法律渊源 | 第19页 |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19-31页 |
1.法定证据的种类 | 第20-21页 |
2.法定证据的证明价值 | 第21-29页 |
3.法定证据的运用规则 | 第29-31页 |
(三)法定证据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探析 | 第31-36页 |
1.法定证据制度与神示证据制度之关系 | 第31-33页 |
2.法定证据制度与自由心证之关系 | 第33-34页 |
3.法定证据制度与刑讯逼供之关系 | 第34-36页 |
三、法定证据制度的是非之争 | 第36-40页 |
(一)否定说 | 第37页 |
(二)肯定说 | 第37-39页 |
(三)折衷说 | 第39-40页 |
四、法定证据制度对现代证据制度的影响 | 第40-45页 |
(一)法定证据制度之于现代证据规则体系之影响 | 第40-43页 |
1.最佳证据规则 | 第40-42页 |
2.证据补强规则 | 第42-43页 |
(二)法定证据制度对现代司法制度对法官自由心证限制的影响 | 第43页 |
(三)法定证据制度与科技证据的兴起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