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船总体设计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三体船国内外发展过程 | 第10-13页 |
·三体船性能研究发展 | 第13-15页 |
·三体船阻力性能研究发展 | 第13-14页 |
·三体船结构特性研究发展 | 第14页 |
·三体船稳性研究发展 | 第14-15页 |
·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15-18页 |
第2章 三体船总体设计研究 | 第18-38页 |
·船型及主尺度的选取 | 第18-20页 |
·型线设计 | 第20-22页 |
·总布置设计 | 第22-28页 |
·舱壁设置 | 第22-23页 |
·甲板布置 | 第23-28页 |
·总体性能研究 | 第28-35页 |
·快速性研究 | 第28-29页 |
·稳性 | 第29-31页 |
·适航性 | 第31-35页 |
·总体设计中重量重心控制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三体船快速性研究 | 第38-46页 |
·船体绕流场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38-40页 |
·控制方程 | 第38页 |
·湍流模型 | 第38-39页 |
·自由表面处理方法 | 第39-40页 |
·船池模型方案数值模拟 | 第40-42页 |
·数值模型 | 第40-42页 |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42页 |
·三体船阻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主机选型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船体结构设计 | 第46-72页 |
·三体船结构设计依据 | 第46-47页 |
·三体船的载荷特点 | 第47-53页 |
·总体载荷 | 第47-51页 |
·连接桥载荷 | 第51-53页 |
·局部设计载荷 | 第53-54页 |
·静水压力 | 第53页 |
·波浪压力 | 第53-54页 |
·局部结构设计 | 第54-59页 |
·船体外壳板厚 | 第54-56页 |
·主要结构件尺寸计算 | 第56-57页 |
·次要扶强材 | 第57页 |
·上层建筑结构设计 | 第57-59页 |
·结构计算 | 第59-67页 |
·载荷计算 | 第59-61页 |
·板厚计算 | 第61-63页 |
·骨材尺寸计算 | 第63-67页 |
·强度校核 | 第67-70页 |
·总纵强度校核 | 第67-68页 |
·连接桥强度校核 | 第68-70页 |
·重量控制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稳性及抗沉性研究 | 第72-88页 |
·浮态 | 第72-73页 |
·稳性 | 第73-77页 |
·三体船初稳性 | 第74页 |
·三体船大倾角稳性 | 第74-75页 |
·完整稳性 | 第75-77页 |
·破舱稳性研究 | 第77-80页 |
·抗沉性计算 | 第77-78页 |
·进水舱分类 | 第78页 |
·破舱稳性衡准 | 第78-79页 |
·破舱稳性计算原理 | 第79-80页 |
·船舶破舱分析 | 第80-87页 |
·单侧附体破损 | 第80-82页 |
·两侧体破损 | 第82-84页 |
·主体艏部及尾部破损 | 第84-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