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法规的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 ·解决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污染的对策 | 第12-15页 |
| ·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控制现状 | 第12-14页 |
| ·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柴油机四气门技术 | 第15-16页 |
| ·国内外柴油机四气门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5页 |
| ·四气门柴油机的优点 | 第15-16页 |
| ·CAE技术 | 第16-18页 |
| ·CAE技术在内燃机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CAE技术中常用的数值软件及其应用与发展 | 第17-18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 ·原机描述 | 第18-19页 |
| ·改型设计目标 | 第19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四气门技术方案 | 第21-28页 |
| ·四气门配气机构的设计 | 第21-23页 |
| ·气道布置 | 第23-26页 |
| ·四气门进气道布置的方案 | 第23-25页 |
| ·气门布置 | 第25-26页 |
| ·气道布置方案的确定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3章 四气门柴油机气道设计及CFD流动模拟 | 第28-34页 |
| ·气道三维实体造型 | 第28页 |
| ·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28-31页 |
| ·气道CFD数值模拟 | 第31-32页 |
| ·进出口边界条件 | 第31页 |
| ·壁面条件 | 第31-32页 |
| ·模拟评价参数求取方法 | 第32页 |
| ·CFD模拟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TY495四气门柴油机仿真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分析 | 第34-46页 |
| ·TY495二气门柴油机整机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仿真验证 | 第34-35页 |
| ·TY495二气门柴油机改型为四气门柴油机的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 ·TY495四气门柴油机整机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6-39页 |
| ·气缸模型 | 第36页 |
| ·喷油器模型 | 第36-37页 |
| ·进排气管道建模 | 第37-38页 |
| ·进气门和排气门建模 | 第38页 |
| ·TY495四气门柴油机整机系统仿真模型 | 第38-39页 |
| ·模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 ·TY495四气门柴油机进气管道优化 | 第41-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配气凸轮参数选取与型线设计 | 第46-61页 |
| ·配气凸轮设计的准则 | 第46-50页 |
| ·配气机构的运动学模型 | 第50-52页 |
| ·TY495四气门柴油机配气机构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 ·模型参数的设置 | 第52页 |
| ·凸轮型线的设计 | 第52-54页 |
| ·气门最大升程的确定 | 第52-53页 |
| ·凸轮工作段的设计 | 第53-54页 |
| ·凸轮缓冲段的设计 | 第54页 |
| ·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 第54-57页 |
| ·柴油机配气相位的优化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61-64页 |
| ·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