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一、 绪论第11-21页
 (一) 选题缘由第11-13页
  1.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第11-12页
  2. 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 理论意义第13页
  2. 实践意义第13-14页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四) 核心概念界定第17-19页
  1. 品格第17-18页
  2. 品格教育第18页
  3. 新品格教育第18-19页
 (五)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9-20页
  1. 研究思路第19页
  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六)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重点、难点第20-21页
二、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兴起第21-29页
 (一) 新品格教育产生的背景第21-23页
  1. 品格教育的产生第21-22页
  2. 品格教育的衰落第22-23页
 (二) 新品格教育产生的原因第23-25页
  1. 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探索第23-24页
  2. 现代道德教育发展的需要第24页
  3. 严重的道德危机第24-25页
 (三) 新品格教育的发展现状第25-29页
  1. 政府的大力支持第25-26页
  2. 新品格教育组织的纷纷成立第26-27页
  3. 新品格教育著作的逐渐增多第27-29页
三、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理论内容第29-45页
 (一) 目标与结构第29-31页
  1. 目标第29页
  2. 结构第29-31页
 (二) 内容与特点第31-37页
  1. 内容第31-32页
  2. 特点第32-37页
 (三) 实施原则第37-41页
 (四) 方法与途径第41-45页
  1. 学校的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关心者、道德榜样和道德导师第41页
  2. 把班级创建成为一个道德的社区第41-42页
  3. 在班级里要建立道德权威,制定道德纪律第42页
  4. 通过召开班会在班级里营造民主的环境第42页
  5. 通过课程教授学生道德价值观第42-43页
  6. 通过合作式学习,对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培养第43页
  7.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第43页
  8. 培养学生们自我道德反思的能力第43-44页
  9. 鼓励学生和平地解决冲突和争端,培养问题解决技能第44-45页
四、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第45-53页
 (一) 实践探索第45-51页
  1. 正式课程第45-47页
  2. 非正式课程第47-49页
  3. 隐蔽课程第49-51页
 (二) 发展趋势第51-53页
  1. 时代主题趋向第52页
  2. 公民化趋向第52页
  3. 法制化趋向第52-53页
五、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评价第53-59页
 (一) 新品格教育的现代价值第53-57页
  1. 继承传统美德,为现代道德教育奠定基调第53-54页
  2. 整合整体社会的德育力量,为现代道德教育营造教育网络第54-55页
  3. 强调德育方法与途径的多样化,为现代道德教育展现多样的教育方式第55-56页
  4. 注重品格教育效果的评估,为现代道德教育提供经验和借鉴样本第56-57页
 (二) 新品格教育的局限性第57-59页
  1. 内容的不确定性第57-58页
  2. 现实的受限性第58-59页
六、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第59-65页
 (一) 注重继承传统美德,强化道德认知第59-60页
 (二) 突出学生主体性,培养其公民意识第60-61页
 (三) 采取综合性途径,注重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第61-62页
 (四) 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力求形成合力第62-63页
 (五) 做好评估工作,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第63-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一、 中文文献第67-69页
 二、 英文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简教育思想研究
下一篇:课堂教学关键事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