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半夏种质资源评价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第11-19页
   ·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现状第11-12页
   ·半夏研究进展第12-17页
     ·半夏简介第12页
     ·半夏种质资源分布第12-13页
     ·半夏生态习性第13页
     ·半夏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半夏遗传多样性第14页
     ·半夏有效成分第14-15页
     ·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第15-16页
     ·半夏栽培技术的研究第16页
     ·半夏种质资源面临的危机第16-17页
     ·保护措施第1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33页
   ·半夏种质资源的采集与处理第19-24页
     ·采样点选取第19-20页
     ·采样方法第20页
     ·不同居群半夏样品基本信息第20-24页
     ·材料处理第24页
   ·主要农艺性状的观测第24-26页
     ·不同居群植物学形态特征第24-25页
     ·增重率第25页
     ·珠芽率第25页
     ·生育期第25-26页
     ·抗病性第26页
   ·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第26-28页
     ·仪器与试剂第26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26页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26页
     ·精密度考察第26-27页
     ·稳定性考察第27页
     ·线性关系考察第27页
     ·回收率考察第27页
     ·样品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第27-28页
   ·多糖含量的测定第28-29页
     ·仪器与试剂第28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28页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28页
     ·精密度考察第28页
     ·稳定性考察第28-29页
     ·线性关系考察第29页
     ·回收率考察第29页
     ·样品多糖含量的测定第29页
   ·鸟苷含量的测定第29-31页
     ·仪器与试剂第29-30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30页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30页
     ·精密度的考察第30页
     ·稳定性的考察第30页
     ·线性关系考察第30页
     ·回收率的考察第30页
     ·鸟苷含量测定第30-31页
   ·综合评价方法第31-33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第31页
     ·计算公式第31-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46页
   ·不同居群半夏的主要农艺性状第33-37页
     ·植物学形态特征第33-35页
     ·重要农艺性状第35-37页
   ·不同居群总生物碱含量第37-39页
     ·盐酸麻黄碱标准曲线第37-38页
     ·总生物碱含量第38-39页
   ·不同居群半夏多糖含量第39-40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第39页
     ·多糖含量第39-40页
   ·不同居群半夏鸟苷含量第40-42页
     ·色谱条件第40-41页
     ·鸟苷标准曲线第41-42页
     ·鸟苷含量第42页
   ·供试半夏资源的综合评价第42-46页
     ·不同半夏居群与参考居群的主要性状特征值第42-44页
     ·供试居群各性状的关联系数与权重第44-45页
     ·半夏供试品系的加权关联度及排序第45-46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6-49页
   ·结论第46-48页
   ·讨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附录1第55-57页
 图版Ⅰ:半夏佛焰苞形态形态图第55-56页
 图版Ⅱ:具典型特征的半夏居群植物形态图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GEBP家族基因的功能初探
下一篇:玉米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