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第11页 |
·数量性状的特征 | 第11页 |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特点 | 第11-13页 |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 第13-16页 |
·作图群体 | 第13-15页 |
·QTL定位方法 | 第15-16页 |
·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22页 |
·材料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2页 |
·DNA提取 | 第19-20页 |
·PCR扩增 | 第20页 |
·扩增产物检测 | 第20页 |
·田间表型鉴定 | 第20页 |
·数据分析 | 第20-22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2-43页 |
·亲本间多态性标记筛选 | 第22页 |
·BC_4F_4 H21CSSLs背景回复率 | 第22-23页 |
·BC_4F_4 H21CSSLs供体片段在H21基因组的覆盖率 | 第23页 |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第23-32页 |
·BC_4F_4入选H21CSSLs的基因型分析 | 第23-25页 |
·回交后代的基因型分析 | 第25-26页 |
·BC_6F_1H21CSSLs的遗传评价 | 第26-28页 |
·BC_7F_1 H21CSSLs的遗传评价 | 第28-30页 |
·不同世代供体片段总长度变化 | 第30-31页 |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初步构建 | 第31-32页 |
·QTL定位 | 第32-43页 |
·参考图谱选择 | 第32-33页 |
·亲本间表型差异分析 | 第33-34页 |
·H21CSSLs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 第34页 |
·各性状和各环境间的相关性分析及遗传率的估算 | 第34-35页 |
·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结果 | 第35-39页 |
·QTL富集区 | 第39-40页 |
·含穗行数增效QTL供体片段的代换系表型评估 | 第40-41页 |
·主效QTL间的互作效应 | 第41-43页 |
4 讨论 | 第43-48页 |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一致性QTL | 第43-44页 |
·控制穗行数自然变异的位点和雌穗发育突变体位点可能不同 | 第44-45页 |
·微效QTL间的互作也能显著影响性状的表型 | 第45-46页 |
·农系531的染色体片段可显著改良H21的穗行数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