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小学校长角色的个案比较研究--基于角色理论的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0-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 ·校长 | 第18-19页 |
| ·角色 | 第19页 |
| ·校长角色 | 第19页 |
|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 第2章 校长角色阐述及其研究个案 | 第20-28页 |
| ·角色理论与校长角色 | 第20-23页 |
| ·角色理论 | 第20-22页 |
| ·角色理论下的校长角色分析 | 第22-23页 |
| ·校长角色的重要性 | 第23-26页 |
| ·研究个案与方法 | 第26-28页 |
| 第3章 中美两国小学校长的角色获得比较 | 第28-42页 |
| ·中美两国小学校长的任职资格比较 | 第28-36页 |
| ·学历比较 | 第28-29页 |
| ·教师资格及教学经验比较 | 第29-31页 |
| ·管理经验比较 | 第31-32页 |
| ·校长培训及校长资格比较 | 第32-36页 |
| ·中美两国小学校长的选拔程序比较 | 第36-42页 |
| ·中国小学校长的选拔程序 | 第36-38页 |
| ·美国小学校长的选拔程序 | 第38-42页 |
| 第4章 中美两国小学校长的职责履行比较 | 第42-58页 |
| ·两所小学的组织结构 | 第42-43页 |
| ·M小学的组织结构 | 第42-43页 |
| ·公园路小学的组织结构 | 第43页 |
| ·两所小学的管理目标 | 第43-44页 |
| ·M小学的管理目标 | 第44页 |
| ·公园路小学的管理目标 | 第44页 |
| ·两所小学中校长对校内人员的管理 | 第44-51页 |
| ·M小学校长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 | 第45-46页 |
| ·公园路小学校长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 | 第46-51页 |
| ·两所小学中校长对财务的管理 | 第51-53页 |
| ·M小学校长在筹集经费中的角色 | 第51页 |
| ·公园路小学校长在筹集经费中的角色 | 第51-53页 |
| ·两所小学中校长对事和物的管理 | 第53-58页 |
| ·M小学校长在处理各方关系中的角色 | 第53-54页 |
| ·公园路小学校长在处理各方关系中的角色 | 第54-58页 |
| 第5章 中美两国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比较 | 第58-66页 |
| ·两所小学中校长的学习和培训 | 第58-60页 |
| ·M小学校长的学习和培训 | 第58-59页 |
| ·公园路小学校长的学习和培训 | 第59-60页 |
| ·两所小学中校长的教改活动 | 第60-61页 |
| ·M小学校长的教改活动 | 第60页 |
| ·公园路小学校长的教改活动 | 第60-61页 |
| ·两所小学中校长的办学特色 | 第61-66页 |
| ·M小学校长的特色办学 | 第62页 |
| ·公园路小学校长的特色办学 | 第62-66页 |
| 结语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附录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