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国外校长专业标准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国内校长专业标准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第14-15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 标准 | 第15页 |
(二) 专业标准 | 第15页 |
(三) 高中校长专业标准 | 第15-16页 |
五、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六、创新之处 | 第17页 |
注释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政策依据 | 第19-22页 |
一、校长专业化理论 | 第19页 |
二、社会角色理论 | 第19-20页 |
(一)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一定的角色扮演 | 第19-20页 |
(二) 个人的角色扮演受社会因素制约 | 第20页 |
(三) 社会的运作依赖于各种角色扮演 | 第20页 |
三、校长岗位职责的政策规定 | 第20-21页 |
注释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推出高中校长专业标准的必要性与现实困境 | 第22-28页 |
一、我国建立高中校长专业标准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一) 高中校长队伍建设的需要 | 第22页 |
(二) 社会期望对高中校长的诉求 | 第22-24页 |
(三) 国内外教育趋势的需要 | 第24页 |
二、我国推出高中校长专业标准的现实困境 | 第24-27页 |
(一) 校长队伍存在问题 | 第25页 |
(二) 标准实施的专业环境受限 | 第25-26页 |
(三)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薄弱 | 第26-27页 |
注释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国外校长专业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28-40页 |
一、英、美、新、澳四国校长专业标准比较 | 第28-33页 |
(一) 标准制定依据比较 | 第28-30页 |
(二) 标准内容比较 | 第30-32页 |
(三) 标准功能比较 | 第32页 |
(四) 标准实施比较 | 第32-33页 |
二、英、美、新、澳四国校长专业标准的启示 | 第33-38页 |
(一) 标准建立的目的 | 第33-34页 |
(二) 标准建立的理念 | 第34-36页 |
(三) 标准建立的依据 | 第36页 |
(四) 标准的结构体系 | 第36-37页 |
(五) 标准的实施策略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关于高中校长专业标准的访谈研究 | 第40-50页 |
一、被访者基本信息 | 第40-41页 |
(一) 8位高中校长的基本信息 | 第40-41页 |
(二) 2位教育行政人员的基本信息 | 第41页 |
二、访谈内容 | 第41-48页 |
(一) 您认为将高中校长专业标准建立在校长角色与职责的基础上是否合理? | 第41页 |
(二) 您认为高中校长在工作中承担着哪些角色?什么角色最为重要? | 第41-42页 |
(三) 您认为在专业角色下,校长应承担哪些职责?各项职责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 第42-48页 |
三、访后总结 | 第48-50页 |
第六章 我国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体系构建 | 第50-59页 |
一、构建原则 | 第50-51页 |
(一) 从校长的岗位要求出发 | 第50页 |
(二) 从标准体系的效用出发 | 第50-51页 |
(三) 从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出发 | 第51页 |
二、标准内容 | 第51-56页 |
(一) 构建思路 | 第51-52页 |
(二) 标准架构 | 第52-56页 |
三、标准实施建议 | 第56-58页 |
(一) 制定专业标准实施细则 | 第56-57页 |
(二) 完善校长专业管理制度 | 第57页 |
(三) 动态修订专业标准体系 | 第57-58页 |
(四) 研究专业标准考核办法 | 第58页 |
注释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