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冲突视角下的机智回应研究
|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缘起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修辞方面 | 第10-11页 |
| ·语用否定方面 | 第11页 |
| ·交际冲突方面 | 第11-12页 |
| ·言语冲突的回应研究 | 第12-13页 |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研究的价值和方法 | 第14页 |
| ·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冲突性机智回应的类型 | 第17-31页 |
| ·仿拟式机智回应 | 第17-25页 |
| ·仿拟式机智回应的表现形式 | 第17-23页 |
| ·仿拟式机智回应的类型 | 第23-25页 |
| ·延伸式机智回应 | 第25-31页 |
| ·延伸式机智回应的形式 | 第25-28页 |
| ·延伸式机智回应的类型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机智回应的策略 | 第31-39页 |
| ·语义场联想 | 第31-33页 |
| ·设彀自投 | 第33-35页 |
| ·重新诠释 | 第35-36页 |
| ·空间位置变动 | 第36-39页 |
| ·“人体”空间位移 | 第37页 |
| ·人体某部分的变动 | 第37-38页 |
| ·空间位置零变动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机智回应话语的语用原则 | 第39-43页 |
| ·关于仿拟回应的严式和宽式 | 第39页 |
| ·关于回击力度的衡量 | 第39页 |
| ·机智性回应的道德底线和对回击力度的把握 | 第39-43页 |
| 结论 | 第43-45页 |
| 注释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