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地铁车体静、动力学及疲劳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第11页 |
| ·地铁车体的分类与发展 | 第11-14页 |
| ·车体结构的发展 | 第12页 |
| ·车体结构的分类 | 第12页 |
| ·车体材料分类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车体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17-24页 |
| ·有限元法结构分析理论 | 第17-21页 |
| ·有限元分析基本步骤 | 第18-20页 |
| ·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 | 第20-21页 |
| ·铝合金地铁车体的有限元法应用 | 第21-23页 |
| ·有限元模型单元简介 | 第22页 |
| ·求解法简介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铝合金地铁车体的有限元建模 | 第24-34页 |
| ·铝合金车体结构介绍 | 第24-25页 |
| ·车体结构的发展 | 第24页 |
| ·模块化地铁车辆 | 第24-25页 |
| ·车身典型零件有限元建模 | 第25-27页 |
| ·选取单元种类 | 第25-26页 |
| ·单元的尺寸 | 第26页 |
| ·单元的形状质量 | 第26页 |
| ·CAD 模型的简化 | 第26-27页 |
| ·联接方式的模拟 | 第27页 |
| ·铝合金车体整车动力学建模 | 第27-29页 |
| ·铝合金车体建模方法比较 | 第29-33页 |
| ·静力学分析比较 | 第30页 |
| ·模态分析比较 | 第30-32页 |
| ·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铝合金地铁整车的静、动力学分析 | 第34-56页 |
| ·概述 | 第34-35页 |
| ·静力学基础 | 第34页 |
| ·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理论 | 第34-35页 |
| ·模型说明 | 第35页 |
| ·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 ·边界条件及载荷 | 第37-43页 |
| ·整备状态工况(AW0) | 第38页 |
| ·垂直过载(1.3×AW3) | 第38-39页 |
| ·工作顺序的车钩压缩荷载(AW0) | 第39页 |
| ·工作顺序的车钩牵引荷载(AW0) | 第39-40页 |
| ·工作顺序的防爬器荷载(AW0) | 第40页 |
| ·工作顺序的组合荷载(AW0) | 第40-41页 |
| ·超常垂直荷载中的车钩压缩荷载(AW3) | 第41-42页 |
| ·超常垂直荷载中的防爬器压缩荷载(AW3) | 第42-43页 |
| ·材料及考核标准 | 第43-4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52页 |
| ·整备状态工况(AW0) | 第44页 |
| ·垂直过载(1.3×AW3) | 第44-46页 |
| ·工作顺序的车钩压缩荷载(AW0) | 第46-47页 |
| ·工作顺序的车钩牵引荷载(AW0) | 第47页 |
| ·工作顺序的防爬器压缩荷载(AW0) | 第47-48页 |
| ·工作顺序的组合荷载(AW0) | 第48-49页 |
| ·超常垂直荷载中的车钩压缩荷载(AW3) | 第49-50页 |
| ·超常垂直荷载中的车钩牵引荷载(AW3) | 第50-52页 |
| ·整车模态分析 | 第52-54页 |
| ·模态分析方法 | 第52页 |
| ·模态分析步骤 | 第52页 |
| ·模态分析结果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铝合金地铁车体部件疲劳寿命分析 | 第56-69页 |
| ·疲劳寿命 | 第56-61页 |
| ·疲劳的分类 | 第56-57页 |
| ·相关术语 | 第57-58页 |
| ·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 第58-60页 |
| ·抗疲劳设计方法 | 第60-61页 |
| ·疲劳寿命确定 | 第61-63页 |
| ·试验分析法 | 第61-62页 |
| ·有限元法 | 第62页 |
| ·MSC-FATIGUE 介绍 | 第62-63页 |
| ·缓冲梁的疲劳寿命数值分析 | 第63-68页 |
| ·缓冲梁结构特点及有限元建模 | 第63-64页 |
| ·缓冲梁的静力学分析 | 第64-65页 |
| ·缓冲梁疲劳分析 | 第65-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