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自治边界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公司章程自治的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一) 公司章程的概念 | 第12-14页 |
1. 大陆法系 | 第12-13页 |
2. 英美法系 | 第13页 |
3. 评析 | 第13-14页 |
(二) 公司章程自治的内容 | 第14-15页 |
1. 公司章程的订立自由 | 第14页 |
2. 公司章程的内容自由 | 第14-15页 |
3. 公司章程的修改自由 | 第15页 |
(三) 公司章程的特点 | 第15-17页 |
1. 法定性 | 第15-16页 |
2. 公开性 | 第16页 |
3. 自治性 | 第16-17页 |
(四) 公司章程自治的性质 | 第17-19页 |
1. 公司章程自治的代表学说 | 第17-18页 |
2. 对各代表学说的评析 | 第18-19页 |
二、公司章程自治的干预 | 第19-24页 |
(一) 公司章程自治的限制 | 第19-22页 |
1. 公司法限制章程自治的原因 | 第19-22页 |
2. 章程自治中国家强制的体现 | 第22页 |
(二) 公司章程自治的干预目标 | 第22-24页 |
1. 维护公司制度的公平正义 | 第22-23页 |
2. 实现效率原则 | 第23-24页 |
三、公司章程自治边界的确定 | 第24-35页 |
(一) 公司章程自治边界的确定原则 | 第24-26页 |
1. 股东平等原则 | 第24页 |
2. 资本维持原则 | 第24-26页 |
(二) 公司章程自治边界的确定标准 | 第26-28页 |
1. 以公司的类型为标准 | 第26-27页 |
2. 以公司法规范的类型为标准进行确定 | 第27-28页 |
(三) 公司章程自治边界的确定 | 第28-35页 |
1. 公司形式方面 | 第28-30页 |
2. 国家政策方面 | 第30-32页 |
3. 公平与效率方面 | 第32-33页 |
4. 利害关系人方面 | 第33-35页 |
四、公司章程自治边界“模糊地带”的解决 | 第35-43页 |
(一) 公司章程自治边界“模糊地带” | 第35-40页 |
(二) 公司章程自治边界“模糊地带”的解决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