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非法集资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实践为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非法集资犯罪基本情况第11-17页
 (一) 非法集资犯罪的内涵与特征第11-13页
  1. 非法集资犯罪的内涵第11-12页
  2. 非法集资犯罪的特征第12-13页
 (二) 非法集资犯罪的表现形态及法律分类第13-15页
  1. 表现形态第13-14页
  2. 法律分类第14-15页
 (三) 非法集资犯罪的司法认定现状第15-16页
  1. 与刑法规定产生分歧第15页
  2. 与理论研究产生分歧第15-16页
 (四) 非法集资犯罪司法认定的现实意义第16-17页
二、内蒙古典型地区非法集资犯罪现状考察第17-24页
 (一) 包头市非法集资犯罪现状第18-20页
  1. 基本情况第18页
  2. 典型案件第18-20页
 (二) 鄂尔多斯市非法集资犯罪现状第20-24页
  1. 基本情况第20-21页
  2. 典型案件第21-24页
三、内蒙古非法集资犯罪司法认定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第24-32页
 (一) 如何界定合法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犯罪第24-26页
  1. 合法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犯罪界定现存困难第24页
  2. 认定中的争论第24-26页
 (二) 如何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26-28页
  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界定现存困难第26页
  2. 认定中的争论第26-28页
 (三) 如何界定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第28-30页
  1. 集资诈骗罪主观方面界定现存困难第28-29页
  2. 认定中的争论第29-30页
 (四) 如何区分非法集资犯罪中各个罪名第30-32页
  1. 各个罪名区分现存困难第30页
  2. 认定中的争论第30-32页
四、非法集资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的理性分析第32-41页
 (一) 合法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犯罪的区别第32-35页
  1. 合法民间融资的样态及类型第32-34页
  2. 合法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犯罪界限的关键点第34-35页
 (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第35-37页
  1. 作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观行为要件的“口口相传”应区分情形第35-36页
  2. 对于“公众”的理解第36页
  3. 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可以构成本罪主体第36-37页
 (三) 集资诈骗罪主观方面的认定第37-39页
  1. 集资诈骗罪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第37-38页
  2. “非法占有目的”认定方法第38-39页
 (四) 非法集资犯罪中各罪名间的界限第39-41页
  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第39-40页
  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擅自发行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罪第40-41页
五、非法集资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第41-46页
 (一) 基本思路第41-42页
  1. 非法集资犯罪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第41-42页
  2. 立法完善及司法解释配合第42页
 (二) 非法集资犯罪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第42-44页
  1. 罪与非罪界限的解释第43页
  2. 相近罪名区分界限的解释第43-44页
 (三) 非法集资犯罪的立法完善第44-46页
  1. 制定相关法律明确民间融资合法地位第44页
  2. 修改部分罪名第44-45页
  3. 适时增设“非法集资罪”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研究
下一篇:公司章程自治边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