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 第10-11页 |
·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 FDI 现状 | 第11-1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15-17页 |
·技术创新的界定 | 第15-16页 |
·技术创新的来源和驱动因素 | 第16-17页 |
·FDI 技术溢出效应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FDI 技术溢出的概念 | 第17-18页 |
·FDI 技术溢出的渠道 | 第18-20页 |
·FDI 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 | 第20-23页 |
·FDI 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的联系 | 第20-21页 |
·FDI 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 第21-23页 |
·研究述评 | 第23-24页 |
第三章 FDI 技术溢出: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 | 第24-28页 |
·吸收能力的概念 | 第24-25页 |
·微观层面的吸收能力 | 第24页 |
·宏观层面的吸收能力 | 第24-25页 |
·吸收能力与 FDI 技术溢出 | 第25-28页 |
·基于技术差距的吸收能力与 FDI 技术溢出 | 第25-26页 |
·基于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与 FDI 技术溢出 | 第26页 |
·基于研发水平的吸收能力与 FDI 技术溢出 | 第26页 |
·扩展的吸收能力与 FDI 技术溢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数据、模型与变量 | 第28-42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28-29页 |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数据来源及取舍 | 第28-29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29-31页 |
·知识生产函数简介 | 第29-30页 |
·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30-31页 |
·指标的测度 | 第31-40页 |
·创新产出的测度 | 第31-33页 |
·FDI 的测度 | 第33-35页 |
·吸收能力的测度 | 第35-36页 |
·R&D 资本的测度 | 第36-38页 |
·其他指标的测度 | 第38-40页 |
·计量方法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及讨论 | 第42-55页 |
·FDI 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 | 第42-45页 |
·吸收能力与 FDI 技术外溢 | 第45-54页 |
·吸收能力与创新效果 | 第45-49页 |
·吸收能力与创新效率 | 第49-51页 |
·吸收能力与出口竞争力 | 第51-54页 |
·研究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9页 |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57页 |
·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的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一 17 个子行业 FDI 参与度的因子得分 | 第66-68页 |
附录二 17 个子行业 R&D 资本存量 | 第68-70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