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文献综述第8-16页
前言第16-18页
第一章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兴起、其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涵义和研究意义第18-30页
 一、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兴起第18-20页
  (一)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兴起的社会背景第18-19页
  (二)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兴起的个人因素第19-20页
 二、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涵义第20-26页
  (一)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涵义及类型第20-24页
  (二)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内涵第24-26页
 三、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研究意义第26-30页
  (一) 促进“人人公益”道德理念的内化第26-28页
  (二) 探寻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径第28页
  (三) 推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第28-30页
第二章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主要表现第30-44页
 一、导向功能第30-33页
  (一) 引领大学生明确“和谐社会”的政治导向第30-31页
  (二) 引导大学生确立“以爱唤爱”的价值导向第31-32页
  (三) 促使大学生形成“从小做起”的行为导向第32-33页
 二、育人功能第33-37页
  (一) 提高大学生对公益活动价值的认识第33-34页
  (二) 培养大学生对公益活动实践的情感第34-35页
  (三) 增强大学生对“真、善、美”的信念第35-36页
  (四) 坚定大学生对道德良知守护的意志第36-37页
 三、开发功能第37-40页
  (一) 开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平台第37-39页
  (二) 挖掘大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的内需求第39-40页
 四、发展功能第40-44页
  (一)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的水平第40-41页
  (二) 助推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第41-44页
第三章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实现第44-58页
 一、倡导大学生树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公益思想第44-45页
  (一) 继承“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传统公益思想第44-45页
  (二) 提倡“人人公益,多做一点”的公益思想第45页
 二、完善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制度保障第45-47页
  (一) 健全社会规章制度的保障第45-46页
  (二) 完善高校规章条例的保障第46-47页
 三、加强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组织,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第47-50页
  (一) 明确微公益活动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第47-48页
  (二) 发挥教育者在活动中统筹的教育作用第48-49页
  (三) 激发微公益活动中大学生的“微力量”第49-50页
 四、探索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常态化,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第50-55页
  (一) 注重于微公益活动中大学生的亲身体验第50-52页
  (二) 着力于微公益活动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第52-53页
  (三) 协调微公益活动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第53-55页
 五、营造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良好氛围第55-58页
  (一) 营造诚信的活动氛围第55-56页
  (二) 营造互助的活动气氛第56-57页
  (三) 营造奉献的活动氛围第57-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教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其专业自我期望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阵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