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四)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关于情境教学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一) 关于情境教学的内涵 | 第16页 |
(二) 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第16-17页 |
2. 教育心理学理论 | 第17-19页 |
3.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 | 第19-20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情境教学的现实意义 | 第20-23页 |
(一) 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0页 |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20-21页 |
(三)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政治课堂实效性 | 第21-22页 |
(四) 有利于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 第22-23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 | 第23-30页 |
(一) 再现生活情境 | 第23-24页 |
1.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 第23页 |
2. 贴近时代热点问题 | 第23-24页 |
(二) 设置问题情境 | 第24-25页 |
(三) 主动参与体验情境 | 第25-27页 |
1. 表演模拟 | 第25-26页 |
2. 讨论辩论法 | 第26页 |
3. 参与实践活动 | 第26-27页 |
(四) 多媒体创设形象情境 | 第27-30页 |
1. 用漫画、图片、视频创设形象情境 | 第27-28页 |
2. 运用典故、成语、寓言创设新颖情境 | 第28页 |
3. 运用音乐、诗词、格言创设幽雅情境 | 第28-30页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几个方面 | 第30-35页 |
(一) 情境创设要恰当,合理 | 第30-31页 |
1. 情境创设应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 | 第30页 |
2. 情境创设应符合教学内容和目标,体现目的性 | 第30-31页 |
(二) 问题情境应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体现针对性 | 第31页 |
(三) 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师生关系,体现和谐性 | 第31-32页 |
(四) 教学情境材料选择要精准,体现适度性 | 第32-33页 |
(五)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 第33-35页 |
1.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 | 第33页 |
2. 教师要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