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中的巫术及其文学意义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 选题来源 | 第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材料与研究成果 | 第10-13页 |
1、研究材料 | 第10-11页 |
2、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动机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研究步骤 | 第14-15页 |
一 巫术概说 | 第15-20页 |
(一) 巫与巫术之定义 | 第15-16页 |
1. 巫术定义试析 | 第15-16页 |
2. 巫术的施行者—巫觋 | 第16页 |
(二) 巫术的目的与功能 | 第16-18页 |
1. 巫术的目的 | 第17页 |
2. 巫术的功能 | 第17-18页 |
(三) 《搜神记》中的巫术内容 | 第18-20页 |
二 《搜神记》中巫觋的功能 | 第20-31页 |
(一) 通神事鬼 | 第20-25页 |
1. 祭祀活动 | 第20-21页 |
2. 降灵降神 | 第21-23页 |
3. 辨视鬼神 | 第23-25页 |
(二) 占筮卜兆 | 第25-27页 |
1. 占筮活动 | 第25-26页 |
2. 卜兆吉凶 | 第26-27页 |
(三) 医疗与厌劾 | 第27-31页 |
1. 医疗治病 | 第27-28页 |
2. 厌劾鬼祟 | 第28-31页 |
三 《搜神记》中的巫术故事类型分析 | 第31-56页 |
(一) 通过道具的巫术类故事 | 第31-49页 |
1. 动植物类 | 第31-37页 |
(1) 鸡与犬 | 第31-33页 |
(2) 鸟与蛇 | 第33-34页 |
(3) 虎与牛 | 第34-35页 |
(4) 桃与木 | 第35-37页 |
2. 器物类 | 第37-44页 |
(1) 有色器物 | 第38-41页 |
① 红色辟邪 | 第38-40页 |
② 黑色求雨 | 第40-41页 |
(2) 秽物辟邪 | 第41-42页 |
(3) 其他器物 | 第42-44页 |
3. 语言类 | 第44-49页 |
(1) 姓名巫术 | 第44-46页 |
(2) 咒语巫术 | 第46-49页 |
(二) 无道具的巫术类故事 | 第49-56页 |
1. 解除自然灾害 | 第49-54页 |
(1) 求雨巫术 | 第49-53页 |
① 借焚求雨 | 第49-51页 |
② 龙致雨 | 第51-52页 |
③ 舞雩求雨 | 第52-53页 |
(2) 止雨巫术 | 第53页 |
(3) 其他自然灾害 | 第53-54页 |
2. 偶像祝诅巫术 | 第54-56页 |
四 《搜神记》中巫术故事的文学意义 | 第56-73页 |
(一) 巫术思维对干宝的影响 | 第57-61页 |
1. 从“无鬼论”到“有鬼论” | 第57-60页 |
2. 巫术的斗争性 | 第60-61页 |
(二) 巫术情节对《搜神记》文本的影响 | 第61-73页 |
1. 文本构成 | 第61-66页 |
(1) 重复演绎的叙事方式 | 第61-63页 |
(2) 层层推进的结构形式 | 第63-65页 |
(3) 生命意识的着重体现 | 第65-66页 |
2. 审美趣味 | 第66-73页 |
(1) 奇幻怪诞的娱乐性 | 第67-69页 |
(2) 开放性结局的趣味性 | 第69-73页 |
五 巫术、《搜神记》与六朝志怪小说 | 第73-78页 |
1. 《搜神记》的巫术内容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第73-74页 |
(1) 普遍性 | 第73页 |
(2) 特殊性 | 第73-74页 |
2. 巫术在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普遍表现 | 第74-78页 |
(1) 内容题材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 第74-76页 |
(2) 奇思幻想的无穷性与相似性 | 第76-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81页 |
附录一:《搜神记》中“巫”、“觋”、“祝”记载 | 第79-80页 |
附录二:《搜神记》中“占卜”故事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后记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