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 | 第11-19页 |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荧光法研究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原理 | 第11-14页 |
·荧光猝灭机理 | 第12页 |
·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 | 第12-13页 |
·作用力类型 | 第13页 |
·相互作用位置 | 第13-14页 |
·蛋白质分子构象的研究 | 第14页 |
·分子对接技术的应用原理 | 第14页 |
·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 第14-19页 |
第二章 吡喃并[4, 3-b]吡喃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 | 第19-29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实验部分 | 第20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9页 |
·荧光光谱与猝灭类型的确定 | 第20-22页 |
·结合位点数n 及结合常数K 的求算 | 第22-23页 |
·PPD 与BSA 作用力的确定 | 第23页 |
·PPD 在BSA 上结合位置的求取 | 第23-25页 |
·共存金属离子对二者结合常数的影响 | 第25页 |
·PPD 对BSA 构象的影响 | 第25-27页 |
·PPD 与血清白蛋白分子对接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吡喃并[3,2-c]吡啶-5-酮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 | 第29-39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荧光光谱与猝灭机理 | 第30-32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2-33页 |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第33页 |
·作用距离的求取 | 第33-35页 |
·金属离子对动态猝灭常数的影响 | 第35页 |
·CPP 对BSA 构象的影响 | 第35-37页 |
·CPP 与血清白蛋白分子对接分析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盐酸氨溴索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 | 第39-49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荧光光谱和作用机理 | 第40-42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2-43页 |
·热力学参数和作用力类型 | 第43页 |
·相互作用距离 | 第43-45页 |
·金属离子对动态猝灭常数的影响 | 第45页 |
·ABX 对HSA 构象的影响 | 第45-47页 |
·分子对接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五章 非诺贝特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 | 第49-61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1页 |
·荧光光谱和作用机理 | 第50-52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52-53页 |
·结合位点数及结合常数 | 第53-54页 |
·作用力类型 | 第54-55页 |
·作用距离 | 第55-56页 |
·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56-57页 |
·FNBT 对 HSA 构象的影响 | 第57-58页 |
·分子对接分析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