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药物等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和分子模拟研究 | 第11-19页 |
·荧光光谱及分子模拟法概述 | 第11页 |
·药物等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意义 | 第11-12页 |
·药物等有机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基本原理 | 第12-15页 |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第12-13页 |
·热力学参数 | 第13-14页 |
·结合部位的确定 | 第14-15页 |
·蛋白质构象的研究 | 第15页 |
·荧光光谱及分子模拟法在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 第15-18页 |
·中药黄酮及异黄酮类化合物 | 第15-16页 |
·抗生素类化合物 | 第16-17页 |
·抗肿瘤类化合物 | 第17-18页 |
·其他类化合物 | 第18页 |
·前景展望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吡喃嘧啶核苷杂化体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和分子模拟研究 | 第19-29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实验部分 | 第20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9页 |
·荧光光谱及猝灭机理的探讨 | 第20-22页 |
·作用距离的计算 | 第22-24页 |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第24页 |
·杂化体对BSA 构象的影响 | 第24-26页 |
·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26-27页 |
·杂化体对HSA 分子模拟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吡唑并[3,4-b]吡啶酮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29-37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荧光光谱 | 第30-31页 |
·荧光猝灭机理 | 第31-32页 |
·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第32页 |
·体系的能量转移 | 第32-33页 |
·金属离子对体系的影响 | 第33-34页 |
·衍生物对BSA 构象的影响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光谱和分子模拟法研究瑞格列奈和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37-47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REP 对荧光光谱影响 | 第38-39页 |
·荧光猝灭机理 | 第39-41页 |
·作用距离 | 第41-42页 |
·REP 与白蛋白的作用力类型 | 第42-43页 |
·构象的影响 | 第43-44页 |
·金属离子的对猝灭常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REP 与HSA 的分子模拟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光谱和分子模拟研究5-杂化-2′脱氧尿苷衍生物与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47-59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9页 |
·荧光光谱 | 第48-49页 |
·猝灭机理的探讨 | 第49-51页 |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第51-52页 |
·作用力的求取 | 第52-53页 |
·作用距离的计算 | 第53-54页 |
·构象的变化 | 第54-55页 |
·衍生物与HSA 的分子模拟 | 第55-56页 |
·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