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30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 | 第11-14页 |
| ·国外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 | 第11-13页 |
| ·国内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 ·几种先进的煤炭直接液化工艺 | 第14-16页 |
| ·德国煤液化精制联合工艺IGOR 工艺 | 第14-15页 |
| ·日本的NODEL 工艺 | 第15-16页 |
| ·美国HIT 工艺 | 第16页 |
| ·煤炭直接液化的基本反应原理 | 第16-20页 |
| ·煤分子的结构 | 第16-18页 |
| ·煤炭液化的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 ·煤炭液化的反应动力学 | 第20页 |
| ·煤炭直接液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20-24页 |
| ·煤变质程度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 ·煤岩组成和煤的化学组成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催化剂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第22页 |
| ·供氢溶剂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反应温度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第23页 |
| ·反应压力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反应时间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第24页 |
| ·煤液化产物的分析 | 第24-28页 |
| ·煤直接液化液体产物 | 第25-28页 |
| ·煤直接液化残渣 | 第28页 |
|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9-30页 |
| 2 样品的选取制备和主要实验方法 | 第30-40页 |
| ·煤样的选取与制备 | 第30-35页 |
| ·煤样的采集与制备 | 第30页 |
| ·样品的分析 | 第30-31页 |
| ·浮沉试验 | 第31页 |
| ·工业分析试验 | 第31-32页 |
| ·煤样的红外光谱测试(FTIR) | 第32-34页 |
| ·煤样的热分解性能测试(TG-DTG) | 第34-35页 |
| ·液化反应试验及仪器和装置 | 第35-38页 |
| ·仪器和装置 | 第35页 |
| ·液化反应试验 | 第35-36页 |
| ·煤液化产物分离 | 第36页 |
| ·反应产物产率的计算方法 | 第36-38页 |
| ·产物性质的测试方法 | 第38页 |
| ·气体分析 | 第38页 |
| ·液化油分析 | 第38页 |
| ·残渣分析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3 温度对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 | 第40-56页 |
| ·不同温度实验条件下义马煤的直接液化实验 | 第40-44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 ·不同温度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油的油品分析 | 第44-51页 |
| ·液化油密度的测定 | 第44-45页 |
| ·GC/MS 法对液化油组分定性、定量分析 | 第45-51页 |
| ·不同温度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残渣的分析 | 第51-54页 |
| ·样品来源 | 第51页 |
| ·FTIR 分析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4 压力对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 | 第56-68页 |
| ·不同压力实验条件下义马煤的直接液化实验 | 第56-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0页 |
| ·不同压力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油的油品分析 | 第60-63页 |
| ·液化油密度的测定 | 第60页 |
| ·GC/MS 法对液化油组分定性和定量分析 | 第60-63页 |
| ·不同压力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残渣的分析 | 第63-67页 |
| ·样品来源 | 第63-64页 |
| ·FTIR 分析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5 反应时间对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 | 第68-78页 |
| ·不同反应时间实验条件下义马煤的直接液化实验 | 第68-69页 |
| ·实验部分 | 第6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8-69页 |
| ·不同反应时间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油的分析 | 第69-73页 |
| ·液化油密度的测定 | 第69-70页 |
| ·GC/MS 法对液化油组分定性和定量分析 | 第70-73页 |
| ·不同反应时间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残渣的分析 | 第73-75页 |
| ·样品来源 | 第73页 |
| ·FTIR 分析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作者简历 | 第85-8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