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犯罪预防与治理论文

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刑事对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我国流动人口犯罪概述第12-20页
 (一) 流动人口的概念、现状和社会影响第12-15页
  1. 流动人口的概念第12页
  2. 流动人口的现状第12-13页
  3. 流动人口的社会影响第13-15页
 (二) 流动人口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第15-20页
  1. 流动人口犯罪的概念第15页
  2. 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第15-20页
二、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第20-26页
 (一) 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第20-22页
 (二) 流动人口犯罪的发展趋势预测第22-26页
  1. 流动人口犯罪仍以财产性犯罪为主要类型,向多元化发展第23-24页
  2. 流动人口团伙犯罪不断增加第24-26页
三、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第26-38页
 (一) 国外有关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的理论学说第26-28页
  1. 社会反常状态论第26-27页
  2. 结构紧张理论第27页
  3. 文化冲突论第27-28页
  4. 相对剥夺论第28页
 (二) 国内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的理论学说第28-29页
  1. 社会流动性理论第28-29页
  2. 社会基本机构论第29页
  3. 城市犯罪论第29页
 (三) 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第29-38页
  1. 经济原因第30-31页
  2. 文化原因第31-32页
  3. 社会原因第32-33页
  4. 政策原因第33-35页
  5. 个体原因第35-38页
四、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刑事对策第38-48页
 (一) 刑事政策的概念第38页
 (二) 国外相关流动人口犯罪的刑事对策第38-39页
  1. 以立法形式改变行为的性质第38-39页
  2. 采取起诉便宜的诉讼程序第39页
  3. 采取多样代替性的处罚办法第39页
 (三) 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刑事对策第39-48页
  1. 刑事政策对策第39-43页
  2. 立法对策第43-44页
  3. 司法对策第44-45页
  4. 社会辅助对策第45-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男性犯罪青少年的教养方式和自我控制--特点、关系及犯罪预测
下一篇:我国流动人口犯罪及其预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