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网络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实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2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9-11页
       ·关于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第10页
       ·关于网络与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研究第10-11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2-15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文献法第13页
       ·问卷调查法第13-14页
       ·对比分析法第14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以艺术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第14页
       ·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第14-15页
第2章 网络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界定第15-19页
   ·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涵义及影响因素第15-16页
     ·政治社会化及其内涵第15页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家庭第15-16页
       ·学校第16页
       ·社会第16页
       ·同伴第16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6-19页
     ·网络的定义及特点第16-17页
     ·大学生群体及艺术类大学生的界定第17页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定义第17-19页
第3章 网络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第19-30页
   ·调查问卷的研究设计第19-22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19-22页
       ·网络使用方面第19-20页
       ·政治社会化程度方面第20-22页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第22-30页
     ·网络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特征第22-23页
     ·网络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的描述性分析第23-25页
       ·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政治生活的实际情况方面第23-24页
       ·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的总体特征第24-25页
     ·不同上网频率与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相关性的分析第25-30页
       ·上网频率与政治知识水平之间的关系第28页
       ·上网频率与政治价值倾向之间的关系第28-29页
       ·上网频率与政治参与倾向之间的关系第29-30页
第4章 网络对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原因分析第30-38页
   ·网络对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第30-33页
     ·提供新媒介,提高参与兴趣,丰富参与方式第30-31页
     ·培养参政意识,提高参政水平第31-33页
   ·网络对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第33-36页
     ·降低对政府的认同度第33-34页
     ·导致偏激行为,造成价值观混乱第34-35页
     ·导致理想化误区,造成社会实践缺失第35-36页
   ·网络对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第36-38页
     ·网络对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的客观原因第36-37页
     ·网络对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的的主观原因第37页
     ·网络对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的管理因素第37-38页
第5章 网络环境下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及建议第38-47页
   ·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般性对策及建议第38-43页
     ·加强网络政治环境的监管第38-40页
     ·注重校园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第40-41页
     ·宣传网络法律常识,加强对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的正确引导第41-42页
     ·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网上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第42-43页
   ·网络环境下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殊对策及建议第43-47页
     ·重视课堂教学,加强理论知识的灌输,丰富“两课”内容第43页
     ·创新教育方法,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第43-44页
     ·让艺术生亲自参与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融入校园文化第44页
     ·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实践经验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调查问卷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探究
下一篇:基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