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前言 | 第8-10页 |
|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 ·实践中的反思 | 第8页 |
| ·理论的引导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 ·实践意义 | 第9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 ·自立 | 第9-10页 |
| ·学业自立 | 第10页 |
| ·家庭因素 | 第10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关于自立的研究 | 第10-13页 |
| ·自立的概念 | 第10-11页 |
| ·自立的维度 | 第11页 |
| ·学习自立的研究 | 第11页 |
| ·自立人格的研究 | 第11-13页 |
| ·关于家庭因素的研究 | 第13-15页 |
| ·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 第13-15页 |
| ·其他有关家庭因素的研究 | 第15-16页 |
| ·国外的研究 | 第15页 |
| ·国内的研究 | 第15-16页 |
| 3 研究设计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6-17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 ·观察法 | 第17页 |
| ·访谈法 | 第17页 |
| ·个案的选择 | 第17-18页 |
| ·资料的整理 | 第18页 |
| 4 个案分析 | 第18-28页 |
| ·个案的家庭背景情况及其学业行为表现 | 第18-23页 |
| ·个案 A 阳阳 | 第18-19页 |
| ·个案 B 皓皓 | 第19-20页 |
| ·个案 C 珂珂 | 第20-21页 |
| ·个案 D 小嘉 | 第21-23页 |
| ·导致学生学习不自立的家庭因素 | 第23-28页 |
| ·家长疏于监督 | 第23-24页 |
| ·父母关系不和谐 | 第24-25页 |
| ·家庭的教养方式 | 第25-26页 |
| ·家长的文化程度 | 第26页 |
| ·家长自身的素质 | 第26-28页 |
| 5 研究反思 | 第28页 |
| ·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28页 |
| ·对伦理道德的反思 | 第28页 |
| ·对研究结果的反思 | 第28页 |
| 6 启示与建议 | 第28-31页 |
| ·家庭教育对策 | 第29-31页 |
| ·对孩子学习给予适当的辅导与监督 | 第29页 |
| ·为孩子建立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 | 第29页 |
| ·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 | 第29-30页 |
|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 第30页 |
| ·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 第30-31页 |
| ·学校教育对策 | 第31页 |
|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 | 第31页 |
| ·常与家长沟通,协助改善家庭环境,为家长普及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 | 第31页 |
| 7 结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附录 | 第34-39页 |
| 附录 1 质性研究访谈提纲 | 第34-38页 |
| 附录 1.1 教师访谈提纲 | 第34-35页 |
| 附录 1.2 家长访谈提纲 | 第35-36页 |
| 附录 1.3 个案访谈提纲 | 第36-37页 |
| 附录 1.4 个案同伴访谈提纲 | 第37-38页 |
| 附录 2 观察记录表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