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8页 |
1. 沉积食性无脊椎动物消化道菌群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2. 沉积食性无脊椎动物消化道菌群的特点 | 第9-11页 |
·形成特点 | 第9-11页 |
·结构特点 | 第11页 |
3. 沉积食性无脊椎动物消化道菌群的分析方法 | 第11-13页 |
·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法 | 第11-12页 |
·指纹图谱(DGGE) | 第12页 |
·实时定量 PCR(RT-PCR) | 第12页 |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第12-13页 |
4. 沉积食性无脊椎动物消化道菌群研究的应用及展望 | 第13页 |
5. 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 第13-17页 |
·微生物在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微生物在石油污染原位修复中的应用情况 | 第15-17页 |
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石油降解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 第18-30页 |
1. 材料方法 | 第18-22页 |
·材料 | 第18-19页 |
·方法 | 第19-22页 |
2. 结果 | 第22-28页 |
·石油降解细菌的筛选 | 第22页 |
·SC11-3 菌株鉴定 | 第22-26页 |
·SC11-3 菌株的生长特性 | 第26页 |
·SC11-3 降解性能的测定 | 第26-28页 |
3. 讨论 | 第28-30页 |
·石油降解细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长特性 | 第28页 |
·SC11-3 菌株的降解特性及共代谢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应用 PCR-DGGE 技术分析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共栖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 第30-41页 |
1. 材料方法 | 第30-34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方法 | 第31-34页 |
2. 结果 | 第34-39页 |
·基因组 DNA16S rDNA V3 区的扩增 | 第34-35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第35-37页 |
·DGGE 指纹图谱分析 | 第37页 |
·消化道共栖细菌群落组成及优势菌群分析 | 第37-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