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视域下广告审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绪论 | 第12-19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9页 |
第一章 广告审美机制的存在与发生 | 第19-49页 |
第一节 功利性审美与非功利性审美的对话 | 第19-35页 |
一、 “美”的产生 | 第19-21页 |
二、 何为功利性审美? | 第21-27页 |
三、 功利性审美非排它性的稳固存在 | 第27-35页 |
第二节 广告审美机制的发生 | 第35-49页 |
一、 广告作品内容的真实是审美发生的基础 | 第36-38页 |
二、 广告审美的层次性再现 | 第38-40页 |
三、 产品利益点和消费者审美培育的结合 | 第40-42页 |
四、 广告中的审美范式双系统性 | 第42-49页 |
第二章 广告审美的特殊性 | 第49-92页 |
第一节 广告审美与传统审美的比较 | 第49-60页 |
一、 广告审美消解审美的非功利性 | 第49-50页 |
二、 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双重化 | 第50-53页 |
三、 广告审美的审美范畴存在于有限的维度中 | 第53-55页 |
四、 广告审美“非精英”性 | 第55-60页 |
第二节 广告审美与其它功利性审美的比较 | 第60-72页 |
一、 审美态度中的经济话语权 | 第63-66页 |
二、 广告审美体现非自由的被动性 | 第66-70页 |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注射 | 第70-72页 |
第三节 广告审美在不同媒介形态中的演绎 | 第72-86页 |
一、 平面广告“虚化的空间” | 第72-77页 |
二、 影视广告“梦幻中的现实” | 第77-81页 |
三、 广播广告“虚幻的时间” | 第81-83页 |
四、 新媒体广告“亦真亦幻”的体验美 | 第83-86页 |
第四节 广告审美影响因素的判读 | 第86-92页 |
一、 审美主体审美格调的还原 | 第86-87页 |
二、 消解和重构中的“心理距离” | 第87-89页 |
三、 审美主体的广告卷入度 | 第89-90页 |
四、 审美主体预先存在的产品及品牌评价倾向 | 第90-92页 |
第三章 广告审美与社会文化 | 第92-129页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孕育广告审美 | 第92-106页 |
一、 广告审美是社会文化的间接镜像反映 | 第92-101页 |
二、 广告审美尊重社会文化心理 | 第101-106页 |
第二节 广告审美推动社会审美文化发展 | 第106-123页 |
一、 完满人性中的审美价值 | 第106-110页 |
二、 设置社会精神的救赎话题 | 第110-113页 |
三、 对社会文化的有限重建 | 第113-123页 |
第三节 广告审美文化的反思 | 第123-129页 |
一、 功利性不是广告审美的终结 | 第123-125页 |
二、 坚定漂浮的审美意识 | 第125-126页 |
三、 真正的审美解放 | 第126-129页 |
结论 | 第129-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0页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40-141页 |
后记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