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书论与画论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论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44页 |
·比较研究之初衷与可比条件 | 第14-23页 |
·北宋以前书事与绘事活动的基本状态 | 第14-16页 |
·都市文化与市民生活为书画的转型提供了契机和条件 | 第16-18页 |
·同一文化群体倡导并参与了书画艺术转型 | 第18-20页 |
·书画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天然相通 | 第20-23页 |
·比较研究欲达到之学术目的 | 第23-37页 |
·社会思想文化之先行 | 第23-25页 |
·文学之先导 | 第25-28页 |
·书画之相通与相互影响 | 第28-32页 |
·宋人书法之“尚意”与文人绘画之“写意” | 第32-37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37-44页 |
·北宋书画思想观念的基本问题及其相互联系 | 第37-40页 |
·基本方法 | 第40-41页 |
·比较研究展开的层面 | 第41-44页 |
第2章 心物 | 第44-76页 |
·本心:寓意于物和留意于物 | 第44-51页 |
·累心之物和为物所乐之心 | 第44-46页 |
·不假外物而守于内 | 第46-47页 |
·意浅之物和趣远之心 | 第47-50页 |
·心力与心印 | 第50-51页 |
·君子之所以爱山水之旨 | 第51-62页 |
·自成一家之体 | 第52-53页 |
·养心治性 | 第53-55页 |
·林泉之志 | 第55-57页 |
·爱其书兼取其为人 | 第57-62页 |
·山水游放之乐 | 第62-68页 |
·全其乐而远其病 | 第62-64页 |
·饱游饫看 | 第64-66页 |
·画师与画工 | 第66-68页 |
·道艺形于心手 | 第68-76页 |
·神采生于用笔 | 第68-70页 |
·画忘 | 第70-72页 |
·神闲意定 | 第72-76页 |
第3章 义理 | 第76-110页 |
·“常形”与“常理” | 第77-91页 |
·画有常形、书有常理 | 第77-83页 |
·字有义理 | 第83-85页 |
·人品气韵相高 | 第85-89页 |
·书画一理 | 第89-91页 |
·积学涵养 | 第91-101页 |
·修身自得 | 第91-95页 |
·书画学养 | 第95-101页 |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 第101-110页 |
·书画贯通 | 第102-104页 |
·意在书画外 | 第104-106页 |
·奥理冥造 | 第106-110页 |
第4章 形意 | 第110-144页 |
·心意既得形骸忘 | 第110-119页 |
·有形则有弊 | 第111-114页 |
·贵有画中态 | 第114-116页 |
·得其意而忘其形 | 第116-119页 |
·得其意,并得其法 | 第119-127页 |
·自出新意 | 第119-121页 |
·作意直出其上 | 第121-123页 |
·得其意思所在 | 第123-127页 |
·信意落笔 | 第127-136页 |
·观古人行笔意 | 第127-131页 |
·取其意气所到 | 第131-134页 |
·佳句好意 | 第134-136页 |
·笔简意足 | 第136-144页 |
·通其意 | 第136-138页 |
·笔略道而意已具 | 第138-141页 |
·善书必能善画 | 第141-144页 |
第5章 气韵 | 第144-180页 |
·一气运化 | 第144-151页 |
·气韵兼力 | 第145-147页 |
·自然本真 | 第147-149页 |
·会意全于神 | 第149-151页 |
·浩然而独存 | 第151-160页 |
·身与竹化 | 第152-155页 |
·胸中气味 | 第155-157页 |
·学问文章之气 | 第157-160页 |
·气象峥嵘 | 第160-169页 |
·尽万物之态 | 第161-163页 |
·骨肉相称 | 第163-166页 |
·体兼众妙 | 第166-169页 |
·气古而韵高 | 第169-180页 |
·应于内者天驰 | 第170-172页 |
·沉着痛快为善 | 第172-174页 |
·情高格逸 | 第174-180页 |
第6章 法度 | 第180-216页 |
·无意于佳乃佳 | 第180-191页 |
·无法之法 | 第180-181页 |
·规矩用意 | 第181-183页 |
·当从常法 | 第183-185页 |
·纵释法度 | 第185-191页 |
·平淡趣高 | 第191-198页 |
·画格清丽 | 第191-192页 |
·不为法度病其风神 | 第192-194页 |
·与纵心者契妙 | 第194-198页 |
·精神展拓 | 第198-209页 |
·自作胜概 | 第199-202页 |
·萧然出于绳墨之外 | 第202-205页 |
·全齐气宇 | 第205-209页 |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 第209-216页 |
·知能比观 | 第209-211页 |
·摆脱墨索入三昧 | 第211-216页 |
结语 | 第216-218页 |
参考文献 | 第218-2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文章 | 第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