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1 前言 | 第12-18页 |
| ·流行病学 | 第12页 |
| ·临床症状 | 第12页 |
| ·OPA 的病理解剖学变化 | 第12-13页 |
| ·非典型 OPA 病例解剖学变化 | 第12-13页 |
| ·典型 OPA 病例解剖学变化 | 第13页 |
| ·JSRV 致病原的鉴定 | 第13页 |
| ·JSRV 基因组 | 第13-15页 |
| ·JSRV 的复制 | 第15页 |
| ·内源性 JSRV | 第15-16页 |
| ·JSRV 的嗜组织性 | 第16页 |
| ·致瘤机理 | 第16页 |
| ·JSRV 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0页 |
| ·材料 | 第18-21页 |
| ·病毒、微生物材料及待检样品来源 | 第18页 |
| ·菌株和载体 | 第18页 |
|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19-20页 |
| ·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 ·主要软件及网络资源 | 第21页 |
| ·试验方法 | 第21-30页 |
| ·病料组织 DNA 的提取 | 第21页 |
| ·引物设计 | 第21页 |
| ·CA 基因的克隆 | 第21-23页 |
|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23-25页 |
| ·重组蛋白 6CA66028a1 的表达 | 第25页 |
| ·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25-26页 |
| ·重组蛋白 6CA66028a1 的大量表达与纯化 | 第26页 |
| ·重组蛋白 6CA66028a1 的 western blot 印迹 | 第26页 |
| ·动物的免疫 | 第26-27页 |
| ·多抗的纯化 | 第27页 |
| ·多抗的 western blot 印迹 | 第27-28页 |
| ·抗原、封闭液、一抗、二抗间交叉反应的测定 | 第28页 |
| ·最佳抗原及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28页 |
| ·间接竞争 ELISA 测定的基本实验步骤 | 第28-29页 |
| ·间接竞争 ELISA 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 3 结果 | 第30-53页 |
| ·CA 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30页 |
| ·重组克隆质粒 DNA 的鉴定 | 第30-31页 |
| ·重组表达质粒 DNA 的鉴定 | 第31页 |
| ·不同株 CA 基因序列、氨基酸序列及同源性分析 | 第31-36页 |
| ·6CA66028a1 与各株基因序列比对结果 | 第31-34页 |
| ·6CA66028a1 与各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 | 第34-36页 |
| ·跨膜结构分析 | 第36页 |
| ·信号肽位点分析 | 第36-37页 |
| ·二级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 ·衣壳蛋白分子进化树 | 第38-39页 |
| ·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39-40页 |
|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及纯化 | 第40-42页 |
| ·重组蛋白与抗 HIS 标签单抗的 WESTERN BLOT 结果 | 第42页 |
| ·多抗的纯化 | 第42-43页 |
| ·多抗与重组蛋白及绵羊肺腺瘤病毒的 WESTERN BLOT 结果 | 第43-44页 |
| ·抗原、封闭液、一抗、二抗间交叉反应的测定结果 | 第44页 |
| ·重组抗原和抗体最佳浓度 | 第44-45页 |
| ·封闭液的优化 | 第45-46页 |
| ·封闭时间的优化 | 第46-47页 |
| ·一抗和病毒混合时间的优化 | 第47-48页 |
| ·病毒与包被蛋白竞争混合液中的一抗的时间优化 | 第48页 |
| ·二抗浓度的优化 | 第48-49页 |
| ·二抗孵育时间的优化 | 第49页 |
| ·显色时间的优化 | 第49-50页 |
| ·交叉反应结果 | 第50页 |
| ·重复性试验 | 第50页 |
| ·绵羊肺腺瘤病 ELISA 检测及竞争 ELISA 阳性值标准的确定 | 第50-53页 |
| 4 讨论 | 第53-55页 |
| ·原核表达体系的构建 | 第53页 |
| ·抗体的验证 | 第53页 |
| ·ELISA 方法的建立 | 第53-55页 |
| 5 结论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