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桂西南岩溶地区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恢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3页
   ·选题背景第9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2页
     ·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0-12页
     ·景观恢复研究进展第12页
   ·相关理论第12-23页
     ·恢复生态学理论第12-14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4-16页
     ·基础生态学理论第16-19页
     ·景观形态学理论第19-20页
     ·环境伦理学理论第20-21页
     ·生态美学理论第21-23页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3-28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3-24页
     ·地理位置第23页
     ·地质地貌第23页
     ·气候第23-24页
     ·土壤第24页
     ·植被第24页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研究方法第25-27页
     ·典型植物群落调查第25页
     ·景观质量评价第25页
     ·群落结构优化第25-27页
   ·技术路线第27-28页
3 桂西南岩溶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第28-37页
   ·群落植物区系特征分析第28-29页
     ·各科所含有属、各属所含有种统计第28-29页
   ·群落类型分析第29-30页
     ·热带季雨林第29页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29-30页
     ·亚热带常绿阔叶矮林第30页
   ·群落结构分析第30页
   ·生物多样性分析第30-37页
     ·统计方法第30-31页
     ·桂西南岩溶植被各演替阶段及植被特征第31-32页
     ·桂西南岩溶地区植被的植物多样性特征第32-35页
     ·桂西南岩溶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多物种样性比较第35-37页
4 植物景观恢复与优化研究第37-59页
   ·植物景观恢复的目标与原则第37-38页
     ·景观恢复的目标第37页
     ·景观恢复的原则第37-38页
   ·生态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第38-48页
     ·美景度评价方法第38-42页
     ·数学原理与方法第42页
     ·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第42-43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3-48页
   ·评价指标分析与赋值第48-57页
     ·景观质量(B1)评价指标分析第48-50页
     ·生态环境(B2)第50-51页
     ·社会效益(B3)评价指标分析第51-52页
     ·经济效益(B4)评价指标分析第52-53页
     ·三类植物景观各指标要素赋值第53页
     ·评价模型构建第53-57页
   ·景观优化措施第57-59页
5 讨论与结论第59-61页
   ·讨论第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一第66-67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宁青秀山植被规划类型的生态水文效应模拟研究
下一篇:“自然人本”下的万泉河流域植被景观恢复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