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南宁青秀山植被规划类型的生态水文效应模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1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相关概念第10-13页
     ·生态水文学第10-12页
     ·生态水文效应第12页
     ·土壤水资源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18页
     ·生态水文效应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植被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生态水文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8-21页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1-41页
   ·研究区概况第21-27页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第21-25页
     ·社会条件现状第25-27页
   ·数据来源第27-28页
     ·气象数据第27页
     ·土壤质地第27-28页
   ·HYDRUS-1D模型及原理第28-34页
     ·Hydrus-1D软件简介第28-29页
     ·达西定律第29-30页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第30页
     ·土壤水分运动方程第30-31页
     ·根系吸水模型第31-32页
     ·潜在腾发量的计算第32-34页
     ·离散化处理第34页
   ·试验方案设计第34-35页
     ·模拟坡度的选择第34页
     ·模拟植物的选择第34-35页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的设定第35页
     ·初始条件第35页
     ·边界条件第35页
   ·参数率定第35-41页
     ·土壤水力特性参数的确定第35-36页
     ·叶面积指数的确定第36-38页
     ·最小压力水头的计算第38-39页
     ·植被截留系数的计算第39页
     ·根系吸水参数的确定第39-41页
3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1-57页
   ·无植被状态下的土壤水分运动第41-45页
     ·水均衡各项模拟分析第41-42页
     ·降水对土壤渗流量的影响第42页
     ·腾发量的变化第42-44页
     ·土壤蓄水量的变化第44页
     ·土壤水资源量的变化第44-45页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运动第45-57页
     ·不同坡度土壤水分模拟分析第45-49页
     ·相同坡度土壤水分模拟分析第49-57页
4 结论与讨论第57-59页
   ·结论第57页
   ·讨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录A第65-75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农村保险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桂西南岩溶地区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