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

“自然人本”下的万泉河流域植被景观恢复性规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课题来源与问题第12页
   ·文献综合评述第12-16页
     ·相关概念辨析第12-14页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第14-16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自然河流植被生态景观特征分析第18-28页
   ·自然河流生态景观特征第18-19页
     ·自然河流生态景观构成要素第18-19页
     ·自然河流形态特点第19页
   ·自然河流植被生态景观特征第19-24页
     ·自然河流植被生态景观基本结构第20-23页
     ·自然河流植被生态景观的特点第23-24页
   ·植被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第24-27页
     ·生态功能第24-26页
     ·社会功能第26页
     ·经济功能第26-27页
     ·美学功能第27页
     ·文化功能第27页
   ·小结第27-28页
3 “自然人本”下的河流植被生态景观恢复性规划理念和方法第28-40页
   ·我国河流植被规划常见问题第28-30页
     ·规划缺乏对自然的尊重第28页
     ·规划缺乏对人本的尊重第28-30页
   ·“自然人本”下的河流植被生态景观恢复性规划理念第30-34页
     ·生态观第30-31页
     ·人本观第31-34页
   ·“自然人本”下的河流植被景观恢复性规划方法第34-38页
     ·自然的河流植被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第34-36页
     ·人本的河流植被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第36-38页
   ·小结第38-40页
4 万泉河流域植被生态景观恢复性规划问题及策略探析第40-78页
   ·万泉河流域概况第40-50页
     ·区位概况第40-41页
     ·自然环境概况第41-42页
     ·场地概况第42-50页
   ·万泉河流域植被生态景观现状SWOT分析第50-51页
     ·Strengths—优势第50页
     ·Weaknesses—劣势第50-51页
     ·Opportunities—机遇第51页
     ·Threats—挑战第51页
   ·万泉河流域植被生态景观现状分析评价第51-71页
     ·万泉河流域被生态景观健康评价分析第51-61页
     ·万泉河流域植被生态景观自然性分析第61-68页
     ·万泉河流域植被生态景观宜人性分析第68-71页
   ·自然人本下万泉河流域植被生态景观恢复性规划的总体策略第71-75页
     ·多尺度把控生态景观要素第72页
     ·恢复流域植被的生态结构及重建生态系统第72-73页
     ·植被生态景观美感的营造及空间组合第73-75页
   ·小结第75-78页
5 “自然人本”下万泉河流域植被景观恢复规划实践第78-100页
   ·“自然人本”下的场地植被生态景观恢复性规划目标原则第78-79页
     ·规划目标第78页
     ·总体原则第78-79页
   ·“自然人本”下的万泉河流域植被景观恢复性规划实践第79-98页
     ·流域植被森林生态景观恢复性规划第79-84页
     ·分区植物景观规划及配置第84-92页
     ·不同用地类型区段的河流植被规划第92-98页
   ·小结第98-100页
6 总结与讨论第100-102页
   ·总结第100-101页
   ·讨论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8页
附录A 插图目录第108-111页
附录B 插表目录第111-112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桂西南岩溶地区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恢复
下一篇:喀斯特城市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矿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