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乔治·克拉姆《四个月亮之夜》创作技法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乔治.克拉姆生平介绍及其个人创作风格的发展第9-10页
 第一节 乔治.克拉姆的生平第9页
 第二节 乔治.克拉姆个人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发展第9-10页
第二章 关于《四个月亮之夜》的创作思维特征第10-14页
 第一节 创作背景第10-11页
 第二节 创作技法第11页
 第三节 乐队编制介绍与新音色的运用第11-12页
  一 乐队编制介绍第11-12页
  二 新音色的运用第12页
 第四节 新室内乐的运用第12-14页
  一 新室内乐的起源第12-13页
  二 20 世纪新音色的运用第13-14页
  三 乔治.克拉姆《四个月亮之夜》中新音色的运用第14页
第三章 《四个月亮之夜》创作技法第14-46页
 第一节 第一乐章《THE MOON IS DEAD, DEAD……》创作技法分析第14-26页
  一 音高组织第15-21页
  二 横向织体节奏形态第21-22页
  三 关于节奏发音点与音色的处理第22-26页
 第二节 第二乐章《WHEN THE MOON RISES……》创作技法分析第26-33页
  一 音高组织第26-28页
  二 横向织体节奏形态与歌词的关系第28-30页
  三 关于节奏发音点与音色的处理第30-33页
 第三节 第三乐章《ANOTHER OBSCURE ADAM DREAMS……》创作技法分析第33-38页
  一 音高组织第34-35页
  二 “单一”织体节奏形态第35-37页
  三 节奏发音点对比与音色的处理第37-38页
 第四节 第四乐章《RUN AWAY MOON, MOON, MOON !……》创作技法分析第38-46页
  一 音高组织第38-41页
  二 多种音色混合中的清晰度处理第41-43页
  三 素材的重复使用和变化处理第43-44页
  四 不同声部构成的对比式复调织体第44-46页
第四章 《四个月亮之夜》四个乐章创作个性与共性及综合关系第46-51页
 第一节 创作个性第46页
  一 各乐章的唱词内容各不相同第46页
  二 各乐章表达的主要意义不同第46页
 第二节 创作共性第46-47页
  一 各乐章关于唱词的运用第47页
  二 各乐章关于“三音音集四音音集十音列”的运用第47页
 第三节 综合关系第47-51页
第五章 《四个月亮之夜》在乔治.克拉姆创作中的地位及其对20世纪现代音乐的影响第51页
结语第51-61页
 一 有关克拉姆《四个月亮之夜》乐队技巧认识第51-52页
 二 有关克拉姆《四个月亮之夜》四个乐章的创作技法认识第52-59页
 三 克拉姆《四个月亮之夜》的创作观念对我们的启示与借鉴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著作部分第61-62页
 期刊部分第62页
 学位论文部分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钢琴演奏者的演奏准备及舞台演奏中的心理素质问题
下一篇: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的演奏与教学--以第三乐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