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航空公司飞行人员疲劳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疲劳的定义与维度 | 第13-14页 |
·疲劳的分类 | 第14页 |
·诱发疲劳的原因 | 第14-15页 |
·飞行疲劳的分类 | 第15-16页 |
·对飞行人员的疲劳鉴别与评价 | 第16页 |
·飞行时间、执勤时间与休息时间 | 第16-18页 |
·睡眠对飞行员的影响 | 第18-19页 |
·疲劳风险管理 | 第19页 |
·避免疲劳与改善措施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疲劳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1-32页 |
·诱发疲劳及飞行疲劳的因素 | 第21-24页 |
·工作强度与工作时间 | 第21-22页 |
·身体状况与素质 | 第22页 |
·工作方法与熟练程度 | 第22页 |
·工具设备与人的匹配程度 | 第22-23页 |
·睡眠质量 | 第23页 |
·心理负荷 | 第23-24页 |
·营养状况 | 第24页 |
·睡眠 | 第24-26页 |
·人体昼夜节律 | 第26-27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7-32页 |
·风险的定义 | 第27页 |
·风险管理过程 | 第27-28页 |
·风险矩阵 | 第28-32页 |
第三章 XX航空公司飞行运行特点 | 第32-37页 |
·XX 航空公司概况 | 第32-34页 |
·飞行人员各技术等级数量 | 第32页 |
·公司机队与航班结构 | 第32-34页 |
·XX 航空公司运行特点 | 第34-37页 |
·航班联线 | 第34-35页 |
·机场特点 | 第35页 |
·公司运行气候与航空管制特点 | 第35-37页 |
第四章 XX航空公司飞行人员疲劳程度调查 | 第37-51页 |
·飞行员疲劳程度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37-38页 |
·问卷编制目的 | 第37页 |
·问卷编制的依据 | 第37-38页 |
·问卷的维度设计 | 第38页 |
·问卷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38页 |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38-39页 |
·XX 航空公司飞行人员疲劳状况的调查结果 | 第39-49页 |
·飞行员疲劳程度调查结果 | 第39-40页 |
·飞行员整体程度分布情况 | 第40-42页 |
·飞行员躯体疲劳程度分布情况 | 第42-44页 |
·飞行员心理疲劳程度分布情况 | 第44-46页 |
·飞行员飞行因素导致的疲劳程度分布情况 | 第46-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调查研究的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XX航空公司疲劳风险管理体系建立 | 第51-67页 |
·降低疲劳风险的责任 | 第51-53页 |
·组织的责任 | 第51-52页 |
·个人的责任 | 第52-53页 |
·共同责任 | 第53页 |
·疲劳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53-65页 |
·疲劳风险源的识别 | 第54-56页 |
·疲劳风险源的风险评估 | 第56-59页 |
·疲劳风险的评价 | 第59-62页 |
·疲劳风险的控制措施 | 第62-64页 |
·残余风险与体系改进 | 第64-65页 |
·疲劳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与运行流程 | 第65-67页 |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一 飞行人员疲劳程度调查问卷 | 第71-76页 |
附录二 疲劳诱因调查问卷 | 第76-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