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重金属检测微传感器及自动分析仪器的研究
|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3页 |
|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 | 第16-20页 |
|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第16-17页 |
|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第17-18页 |
|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评价 | 第18-20页 |
| ·水环境重金属分析检测方法 | 第20-24页 |
| ·电化学溶出伏安法 | 第24-37页 |
| ·电化学基础 | 第24-29页 |
| ·溶出伏安法 | 第29-34页 |
| ·定量分析方法 | 第34-37页 |
| ·溶出伏安法重金属检测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37-41页 |
| ·传感器新材料 | 第37-39页 |
| ·传感器微型化 | 第39-40页 |
| ·传感器集成化 | 第40-4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41-43页 |
| 第二章 溶出伏安法检测水环境重金属的研究 | 第43-57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预镀汞膜测定锌、镉、铅、铜 | 第43-52页 |
| ·仪器、电极与试剂 | 第43-46页 |
| ·原理与方法 | 第46页 |
| ·实验与讨论 | 第46-52页 |
| ·同位镀铋测定锌、镉、铅 | 第52-56页 |
| ·仪器、电极与试剂 | 第52页 |
| ·原理与方法 | 第52-53页 |
| ·实验与讨论 | 第53-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三章 微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第57-69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微电极特性 | 第57-60页 |
| ·微电极阵列 | 第60-61页 |
| ·带状微电极阵列的研制 | 第61-68页 |
| ·阵列设计 | 第62-63页 |
| ·加工工艺 | 第63页 |
| ·特性表征 | 第63-66页 |
| ·实验与讨论 | 第66-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四章 光电复合微阵列传感器的研究 | 第69-87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 | 第69-74页 |
| ·基本原理 | 第69-70页 |
| ·特性曲线 | 第70-71页 |
| ·重金属敏感膜 | 第71-74页 |
| ·光电复合微阵列传感器的研制 | 第74-86页 |
| ·传感器结构 | 第74-75页 |
| ·设计思路 | 第75-78页 |
| ·加工工艺 | 第78-80页 |
| ·实验与讨论 | 第80-86页 |
| ·小结 | 第86-87页 |
| 第五章 海水重金属元素自动分析仪的研究 | 第87-110页 |
| ·引言 | 第87-88页 |
| ·船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系统 | 第88-90页 |
| ·系统载体 | 第88-89页 |
| ·系统组成 | 第89-90页 |
| ·仪器设计 | 第90-101页 |
| ·检测流程 | 第91-94页 |
| ·硬件设计 | 第94-95页 |
| ·软件设计 | 第95-101页 |
| ·第三方检测 | 第101-108页 |
| ·检测范围 | 第102-103页 |
| ·检出限 | 第103-105页 |
| ·精密度 | 第105页 |
| ·准确度 | 第105-108页 |
| ·海试结果 | 第108-109页 |
| ·小结 | 第109-110页 |
| 第六章 水环境重金属无线监测仪器的初步研究 | 第110-123页 |
| ·引言 | 第110-112页 |
| ·仪器总体设计 | 第112-113页 |
| ·仪器水路设计 | 第113-114页 |
| ·仪器硬件设计 | 第114-116页 |
| ·ARM主控板 | 第114-115页 |
| ·溶出伏安检测模块 | 第115页 |
| ·光寻址电位检测模块 | 第115-116页 |
| ·仪器软件设计 | 第116-120页 |
| ·ARM主控板嵌入式软件 | 第116-119页 |
| ·控制中心仪器控制软件 | 第119-120页 |
| ·仪器初步测试 | 第120-122页 |
| ·通讯功能初步测试 | 第120-121页 |
| ·检测功能初步测试 | 第121-122页 |
| ·小结 | 第122-123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 ·总结 | 第123-124页 |
| ·展望 | 第124-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6-134页 |
| 作者简历 | 第134-135页 |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第135-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