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6页 |
Abstract | 第16-20页 |
1 前言 | 第20-27页 |
·立题依据 | 第20-22页 |
·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目标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中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研究 | 第24页 |
·欧盟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研究 | 第24页 |
·美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研究 | 第24页 |
·日本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研究 | 第24页 |
·中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 第24-25页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技术难点 | 第25页 |
·创新点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 第26-27页 |
2 中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及其实施情况评估研究 | 第27-67页 |
·法律法规体系 | 第27-36页 |
·与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有关的法规 | 第27-29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第27-28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 第28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 第28-29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 第29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 第29页 |
·关于食品安全的法规标准 | 第29-30页 |
·关于食品安全的部门规章 | 第30页 |
·动物卫生控制 | 第30页 |
·出口肉类、水产品及蜂蜜生产加工卫生安全控制 | 第30页 |
·出口食品企业注册管理 | 第30页 |
·农药管理 | 第30-31页 |
·关于兽药管理的法规和标准 | 第31-34页 |
·兽药管理条例 | 第31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 第31-32页 |
·发布的其他有关兽药管理规章 | 第32-33页 |
·兽药残留限量标准 | 第33-34页 |
·兽药休药期标准 | 第34页 |
·关于兽药的管理 | 第34-35页 |
·兽药质量工业监督抽样管理 | 第34页 |
·兽药的使用管理 | 第34页 |
·兽药名称的管理 | 第34-35页 |
·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 | 第35页 |
·人用药品转为兽用药品的管理 | 第35页 |
·关于饲料药物添加剂的管理 | 第35页 |
·进口兽用生物制品粘贴用标签管理制度 | 第35页 |
·有关渔药管理的规定 | 第35页 |
·关于出口食品加工储运卫生控制的规定 | 第35-36页 |
·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 第36页 |
·关于《食品召回管理规定》 | 第36页 |
·组织实施机构 | 第36-43页 |
·管理机构 | 第36-38页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 | 第37页 |
·农业部 | 第37-38页 |
·残留监控体系运行的保障机构 | 第38页 |
·执行机构 | 第38-39页 |
·兽药管理体系 | 第39-40页 |
·出口定向(EOS)系统 | 第40页 |
·国家残留监控中各级单位之间的关系 | 第40-41页 |
·国家残留监控计划的制定 | 第41-43页 |
·国家残留监控计划制定的原则 | 第41页 |
·国家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包括的要素 | 第41-42页 |
·有关年度监控计划的制订 | 第42-43页 |
·技术支撑体系 | 第43-45页 |
·残留监控基准实验室 | 第43-44页 |
·残留监控批准实验室 | 第44-45页 |
·执行和实施情况 | 第45-62页 |
·质检系统有关残留监控计划实施要求 | 第45-46页 |
·直属局制定实施方案 | 第45页 |
·年度监控计划的总结 | 第45-46页 |
·监控计划的实施流程 | 第46页 |
·农业系统有关残留监控计划实施要求 | 第46-51页 |
·实施流程 | 第46-48页 |
·实施要求 | 第48-49页 |
·阳性结果处理程序 | 第49-50页 |
·有关残留监控各机构的实施过程中相互关系 | 第50-51页 |
·残留监控计划的实施情况 | 第51-60页 |
·有关监控对象 | 第51页 |
·残留监控物质的种类与名录 | 第51-54页 |
·残留监控取样数量、结果数与项目情况 | 第54-57页 |
·取样程序、送样程序的建立与完善 | 第57-58页 |
·监控地区和抽样检测任务 | 第58-59页 |
·农业部实施残留监控计划情况 | 第59-60页 |
·近几年残留监控总超标率统计情况 | 第60-61页 |
·残留监控相关工作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7页 |
·应提高我国残留监控计划的法律地位 | 第62-63页 |
·应建立制定和实施残留监控计划的基本规定和操作规程 | 第63页 |
·应加强农业系统和质检系统的信息沟通、交流和共享 | 第63页 |
·应规范分析方法标准操作程序的转化和验证 | 第63-64页 |
·应建立阳性样品处理的操作规范 | 第64页 |
·应进一步提高残留监控计划的针对性 | 第64页 |
·应实施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师管理制度 | 第64页 |
·应建立兽医证制度,规范兽药的管理 | 第64-65页 |
·应建立结果反馈及数据传递的电子系统 | 第65页 |
·应扩大中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计划中水产类的监控项目范围 | 第65页 |
·应建立不合格结果的快速预警系统 | 第65页 |
·支撑残留监控的实验室体系和检测方法体系有待改革 | 第65-67页 |
3 欧盟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及其实施情况评估研究 | 第67-92页 |
·法律法规体系 | 第67-78页 |
·概述 | 第67-69页 |
·欧盟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 第69-71页 |
·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 | 第69页 |
·欧盟178/2002号法令 | 第69-70页 |
·其他欧盟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 第70-71页 |
·欧盟有关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的法规 | 第71-78页 |
·欧盟的兽药残留管理法规进程 | 第71-73页 |
·动物源性食品监控法律体系 | 第73-74页 |
·有关欧盟96/23/EC指令 | 第74-78页 |
·欧盟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验证的规定 | 第78页 |
·组织实施机构 | 第78-85页 |
·欧盟残留监控的组织机构 | 第78-80页 |
·欧盟食品安全局 | 第78-79页 |
·欧盟公众健康、消费者保护总司 | 第79页 |
·欧盟食品与兽医办公室 | 第79-80页 |
·欧盟的兽药残留监控的实施 | 第80-85页 |
·欧盟兽药管理体系 | 第80-81页 |
·欧盟的食品进口管理体系 | 第81-82页 |
·快速预警系统 | 第82-83页 |
·欧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 第83-84页 |
·对非欧盟成员国的规定 | 第84页 |
·针对第三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 第84-85页 |
·技术支撑体系 | 第85-86页 |
·欧盟基准实验室 | 第85-86页 |
·成员国基准实验室 | 第86页 |
·成员国检测实验室 | 第86页 |
·执行和实施情况 | 第86-89页 |
·概述 | 第86-87页 |
·欧盟各国残留监控计划实施情况 | 第87-89页 |
·欧盟法规的具体落实和转化问题 | 第87页 |
·组织机构的职能分工问题 | 第87页 |
·残留监控计划的执行 | 第87-89页 |
·小结 | 第89-92页 |
·欧盟残留监控体系的特点 | 第9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90-92页 |
4 美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及其实施情况评估研究 | 第92-105页 |
·法律法规体系 | 第92-95页 |
·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ederal Food,Drug and Cosmetic Act) | 第93-94页 |
·框架结构 | 第93页 |
·职责范围 | 第93页 |
·对食品中残留物质的要求 | 第93-94页 |
·进出口管理 | 第94页 |
·联邦肉类检查法(Federal Meat Inspection Act) | 第94页 |
·框架结构 | 第94页 |
·职责范围 | 第94页 |
·对残留的要求 | 第94页 |
·联邦禽肉产品检查法(Poultry Products Inspection Act) | 第94-95页 |
·框架结构 | 第94-95页 |
·职责范围 | 第95页 |
·对残留物质的主要要求 | 第95页 |
·进出口管理 | 第95页 |
·组织实施机构 | 第95-96页 |
·技术支撑体系 | 第96-99页 |
·兽药残留标准和检测方法 | 第96-97页 |
·兽药残留限量标准 | 第96页 |
·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 第96-97页 |
·残留物监控实验室的分工 | 第97-99页 |
·执行和实施情况 | 第99-100页 |
·监控计划种类 | 第99-100页 |
·监控目的和对象 | 第100页 |
·小结 | 第100-105页 |
·美国残留监控体系的特点 | 第100-103页 |
·职责清晰 协同监管 | 第101页 |
·科学决策 广泛参与 | 第101页 |
·人员充足 确保安全 | 第101-102页 |
·预防为主 系统完善 | 第102页 |
·合理用药 标准严格 | 第102-103页 |
·计划明确 结果有效 | 第103页 |
·存在问题 | 第103-105页 |
·监控计划制订的覆盖面不足 | 第103页 |
·部门之间的沟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第103-104页 |
·检测设备的投入不够大 | 第104页 |
·监测的目标物质未能全面反映实际情况 | 第104页 |
·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104-105页 |
5 日本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及其实施情况评估研究 | 第105-146页 |
·法律法规体系 | 第105-112页 |
·概述 | 第105页 |
·法律法规体系的组成 | 第105-106页 |
·有关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106-112页 |
·法律法规 | 第106-108页 |
·日本的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制度 | 第108-110页 |
·日本兽药的生产、销售、使用规定 | 第110-112页 |
·组织实施机构 | 第112-120页 |
·中央政府执行机构 | 第112-116页 |
·农林水产省 | 第113-115页 |
·厚生劳动省 | 第115页 |
·食品安全委员会 | 第115-116页 |
·地方政府执行机构 | 第116页 |
·进口食品的查验 | 第116-119页 |
·进口食品的查验形式 | 第117-118页 |
·对违规的处罚措施 | 第118-119页 |
·命令检查的解除条件 | 第119页 |
·日本有关残留监测工作方面 | 第119页 |
·残留检测的机构 | 第119-120页 |
·技术支撑体系 | 第120-123页 |
·标准体系概述 | 第120页 |
·药物残留的最高限量标准 | 第120-122页 |
·日本官方检测方法标准体系 | 第122页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 | 第122-123页 |
·执行和实施情况 | 第123-143页 |
·有关日本食品残留监控计划概述 | 第123-129页 |
·实施2006年度进口食品监视指导的基本构想 | 第124-125页 |
·从产地及其他方面来看应重点实施监视指导项目的相关事项 | 第125-126页 |
·出口国卫生对策的推进 | 第126页 |
·指导进口方实施自主卫生管理的相关事项 | 第126-128页 |
·违反法律时的处理 | 第128-129页 |
·其他监视指导实施的必要事项 | 第129页 |
·进口食品等残留计划实施要项(公共事项)要点 | 第129-130页 |
·2006年度残留监控计划有关动物源性食品部分 | 第130-137页 |
·畜、水产品的残留监控检查实施要项 | 第130-136页 |
·在2006年度动物产品监控项目数 | 第136-137页 |
·有关年度进口食品监视指导计划的监视指导结果 | 第137-142页 |
·日本2006年度进口食品监视指导计划的监视指导结果 | 第137-141页 |
·2006年度动物产品监控结果 | 第141-142页 |
·实施情况评估 | 第142-143页 |
·有法律和法规作为监控计划的依据 | 第142页 |
·充分应用风险评估原理 | 第142页 |
·进口食品监控指导计划覆盖面广 | 第142-143页 |
·检验检疫经费有保障 | 第143页 |
·小结 | 第143-146页 |
·日本残留监控体系的特点 | 第143-144页 |
·存在问题 | 第144-146页 |
6 中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的建设对策 | 第146-167页 |
·欧盟、美国、日本与中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比较 | 第146-161页 |
·法律法规体系比较 | 第146-148页 |
·食品安全基本法律法规比较 | 第146页 |
·残留监控相关法律法规比较 | 第146-148页 |
·组织和实施机构比较 | 第148-149页 |
·技术支撑体系比较 | 第149-155页 |
·限量标准体系比较 | 第149-151页 |
·实验室体系比较 | 第151-153页 |
·检测方法体系比较 | 第153-155页 |
·残留监控计划实施情况比较 | 第155-161页 |
·欧盟 | 第155-156页 |
·美国 | 第156-158页 |
·日本 | 第158-159页 |
·中国 | 第159-160页 |
·比较 | 第160-161页 |
·中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建设对策 | 第161-166页 |
·中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法规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 第161-164页 |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 第161-162页 |
·残留监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 第162-164页 |
·中国动物源性食品残留监控体系的建设对策 | 第164-166页 |
·小结 | 第166-16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67-170页 |
·结论 | 第167-169页 |
·创新点 | 第169页 |
·展望 | 第169-170页 |
8. 文献综述 | 第170-176页 |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现状 | 第171-174页 |
·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 第171-172页 |
·欧洲食品安全局 | 第172页 |
·欧盟公众健康、消费者保护部 | 第172页 |
·欧盟食品与兽医办公室 | 第172页 |
·欧盟主要成员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 第172-173页 |
·英国 | 第172页 |
·德国 | 第172-173页 |
·法国 | 第173页 |
·荷兰 | 第173页 |
·欧盟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 第173页 |
·欧盟的食品进口管理体系 | 第173-174页 |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现状 | 第174-175页 |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机构 | 第174页 |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 第174-175页 |
·农产品生产规范 | 第175页 |
·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现状 | 第175-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176-182页 |
致谢 | 第182-183页 |
附录 | 第183-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