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提单的法律风险控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20页 |
一、 研究背景与价值 | 第10-16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三、 文章基本结构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电子提单安全认证的法律问题 | 第20-28页 |
第一节 电子提单安全认证法律制度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电子提单安全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 | 第21-25页 |
一、 电子安全认证机构的运作规则 | 第21-22页 |
二、 安全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 | 第22-23页 |
三、 安全认证机构的权利义务 | 第23-24页 |
四、 安全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电子系统安全保护法规及其完善 | 第25-28页 |
一、 国内外现有相关立法分析 | 第25-27页 |
二、 相关法规完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电子提单机密性和完整性中的法律问题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各国立法对加密技术的进出口及使用的控制 | 第28-30页 |
一、 进口和使用控制 | 第29-30页 |
二、 出口控制 | 第30页 |
第二节 电子签名的法律界定及应用 | 第30-32页 |
一、 电子签名的法律界定 | 第30-31页 |
二、 电子签名在电子提单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 第32-37页 |
一、 各国和国际电子签名立法模式 | 第32-34页 |
二、 电子签名在我国的法律效力 | 第34-35页 |
三、 我国电子签名相关法律问题的完善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电子形式的合法有效性 | 第37-43页 |
第一节 电子提单对有效性的法律要求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国内法和国际规则关于书面形式的规定 | 第38-41页 |
一、 国内立法的考察 | 第38-40页 |
二、 国际规则的考察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电子提单有效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41-43页 |
一、 合同解决途径 | 第41-42页 |
二、 法律解决途径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电子提单的证据效力 | 第43-50页 |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 | 第43页 |
第二节 从各国及国际立法实践看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 | 第43-47页 |
一、 英美法系 | 第44-45页 |
二、 大陆法系 | 第45-46页 |
三、 国际规则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及完善建议 | 第47-50页 |
一、 我国法律对电子证据的规定 | 第47-48页 |
二、 对我国电子证据规则的完善建议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