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高职院校 | 第9页 |
·辅导员 | 第9-10页 |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18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13-14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产生的学术背景 | 第13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 | 第13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 | 第13-14页 |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的理论 | 第14-16页 |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 第14-15页 |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 第15-16页 |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 | 第16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的耦合性 | 第16-18页 |
·立足于共同的最新人性假设 | 第16-17页 |
·面临相同的复杂背景 | 第17-18页 |
3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25页 |
·队伍建设不稳定,职业化水平较低 | 第18-20页 |
·辅导员队伍流失严重 | 第18-19页 |
·管理层重视不够 | 第19页 |
·自身职业认同感差 | 第19-20页 |
·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 第20-22页 |
·辅导员的入口专业性不强 | 第21页 |
·再学习的机会少 | 第21页 |
·再培训的机制缺乏 | 第21-22页 |
·学习的氛围和意识欠缺,缺乏专家化培养的环境 | 第22-23页 |
·辅导员的行政岗位环境,影响专家化路线的发展 | 第22页 |
·专业性的缺失,阻碍专家化路线的发展 | 第22-23页 |
·工作量极其繁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 第23-25页 |
·辅导员的配备不足、工作量繁重 | 第23-24页 |
·缺乏明了的职业发展路径 | 第24-25页 |
4 高职院校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对策建议 | 第25-33页 |
·建设共同愿景,稳定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 第25-26页 |
·汇聚个人愿景,锤炼共同愿景 | 第25页 |
·把职业定位确定为共同愿景 | 第25-26页 |
·明确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容纳辅导员的共同愿景 | 第26页 |
·团队学习,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建设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 第26-27页 |
·以工作内容为依据,组建研究方向的辅导员学习团队 | 第26-27页 |
·以深度交谈的方式,倡导无障碍沟通 | 第27页 |
·树立辅导员开放的心态,消除习惯性防卫 | 第27页 |
·自我超越,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建设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 | 第27-28页 |
·典型引路,评选辅导员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 第27-28页 |
·搭建展示平台,树立辅导员队伍自我超越的信心 | 第28页 |
·加强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 第28页 |
·改变心智模式,消除职业倦怠,建设和谐的团队文化 | 第28-30页 |
·尊重辅导员,倡导“让辅导员快乐工作” | 第29页 |
·情景企划,使个人和前途同学校发展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未来紧密相连 | 第29页 |
·辅导员沙龙,以自身努力和外在帮助改善辅导员心智模式 | 第29-30页 |
·建立疏导机制,构建畅通交流平台,关注辅导员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 第30页 |
·系统思考,形成系统思维的模式,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 第30-33页 |
·成长上限基模 | 第30-31页 |
·舍本逐末基模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附录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