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外啮合齿轮副设计方法及动力学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齿轮承载能力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齿轮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的参数分析及设计方法 | 第19-37页 |
·引言 | 第19页 |
·节点外啮合齿轮实现方法研究 | 第19-22页 |
·节点外系数 | 第22-32页 |
·外啮合节点前啮合的节点外系数 | 第22-25页 |
·外啮合节点后啮合的节点外系数 | 第25-26页 |
·内啮合节点前啮合的节点外系数 | 第26-30页 |
·内啮合节点后啮合的节点外系数 | 第30-32页 |
·节点外啮合齿轮副设计的限制条件 | 第32-35页 |
·保证必要的重合度 | 第32-33页 |
·保证必要的齿顶厚 | 第33-34页 |
·保证啮合时不干涉 | 第34-35页 |
·保证加工不发生根切 | 第35页 |
·节点外啮合齿轮副的设计参数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节点外啮合齿轮副承载能力计算 | 第37-52页 |
·引言 | 第37页 |
·节点外啮合齿面接触应力计算分析 | 第37-48页 |
·传统齿轮接触强度计算公式 | 第37-38页 |
·接触应力计算方法的改进 | 第38-44页 |
·标准齿轮与节点外啮合齿轮计算实例对比分析 | 第44-48页 |
·节点外啮合齿轮弯曲疲劳计算 | 第48-50页 |
·节点外啮合齿轮胶合强度计算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齿面滑动对节点外啮合传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52-62页 |
·引言 | 第52页 |
·摩擦力对齿面应力的影响 | 第52-53页 |
·滑动系数及其对磨损和振动的影响 | 第53-58页 |
·滑动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53-55页 |
·滑动系数对磨损的影响 | 第55-57页 |
·滑动系数对振动的影响 | 第57-58页 |
·节点外啮合传动时润滑分析 | 第58-61页 |
·无量纲参数 | 第59-60页 |
·最小油膜厚度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节点外啮合齿轮副动力学分析 | 第62-83页 |
·引言 | 第62页 |
·节点外啮合齿轮副动力学模型 | 第62-67页 |
·节点外啮合齿轮副动力学计算模型 | 第62-63页 |
·齿轮副的微分方程及其求解 | 第63-67页 |
·系统主要参数计算方法 | 第67-70页 |
·齿轮时变刚度 | 第67-69页 |
·齿轮啮合阻尼 | 第69页 |
·齿轮副综合啮合误差 | 第69页 |
·齿侧间隙 | 第69-70页 |
·系统的固有特性分析 | 第70-76页 |
·系统固有频率及振型的计算方法 | 第70-71页 |
·单对齿轮副有限元前处理 | 第71-72页 |
·系统固有频率及振型的计算结果 | 第72-76页 |
·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 | 第76-82页 |
·系统的动态响应 | 第76-79页 |
·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第83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