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1. 绪论第17-28页
   ·研究问题的背景第17-20页
   ·研究问题的意义第20-21页
   ·论文使用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方法第21-22页
     ·本论文的理论研究方法第21-22页
     ·本论文的实证研究方法第22页
     ·本论文的研究实证工具第22页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第22-26页
   ·论文的创新以及未来的研究建议第26-28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26-27页
     ·论文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建议第27-28页
2. 文献回顾与总结第28-45页
   ·再融资基本概念界定第28-33页
     ·债权再融资的几种主要方式第29-33页
   ·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和公司绩效的文献回顾第33-45页
     ·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的相关理论回顾和评述第33-36页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相关文献评述第36-42页
     ·小结及本论文的贡献第42-45页
3.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公司投资和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机理第45-51页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与公司绩效的内在联系机理第45-47页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与公司投资的内在联系机理第47-48页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股权再融资对比分析第48-49页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公司投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机理第49-51页
4.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第51-61页
   ·引言第51页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历程和发行规模第51-57页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第51-54页
     ·中国债券发行规模第54-57页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7页
   ·企业债券发展的中外对比第57-59页
   ·发展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政策建议第59-61页
5. 公司债权再融资选择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公司债券为例第61-76页
   ·引言第61-62页
   ·文献评述第62-65页
   ·实证研究设计第65-67页
   ·实证数据和实证方法第67-69页
     ·实证数据第67-69页
     ·实证方法和实证模型第69页
   ·实证结果第69-73页
     ·单变量相关分析第69-70页
     ·实证模型估计结果第70-72页
     ·稳健性检验第72-73页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73-76页
6. 公司债权再融资对公司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短期融资券和公司债券为例第76-93页
   ·引言第76页
   ·文献回顾和评述第76-83页
   ·实证研究设计第83-84页
   ·实证数据和实证方法第84-88页
     ·实证数据第84-87页
     ·实证模型和方法第87-88页
   ·实证结果第88-92页
     ·融资约束存在性检验第88页
     ·债权再融资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第88-90页
     ·稳健性检验第90-92页
   ·本章结论和政策建议第92-93页
7. 公司债权再融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第93-118页
   ·引言第93-94页
   ·文献综述第94-101页
     ·债权再融资的文献综述评述第94-95页
     ·股权再融资的文献综述评述第95-99页
     ·文献综述小结第99-101页
   ·数据、变量、计量方法与计量模型第101-109页
     ·数据来源第101-102页
     ·变量第102-106页
     ·计量方法和模型第106-109页
   ·实证结果第109-114页
     ·模型(7.6)的估计结果第109-113页
     ·稳健性检验第113-114页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事项:债权再融资与股权再融资对比实证分析第114-115页
   ·本章结论第115-118页
8. 本文结论第118-126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18-121页
   ·本文实证结论的进一步解释第121-122页
   ·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和建议第122-124页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第124-125页
   ·论文研究的未来展望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金融风险研究
下一篇:团队领导授权行为:影响因素及对团队绩效作用机理研究